微信分享图

【大象视界】难忘400万的宋代炎帝,一流私人古玉珍藏再现拍场

2021年年底,上海滩上精彩拍卖不断,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大象个人十分喜爱的一家拍卖公司——上海呗美。大象曾经多次和朋友们介绍过,上海呗美拍卖团队是如今最为专业和严谨古玉拍卖团队之一,无论是线下大拍还是在线拍卖,您都完全不需要去考虑真伪的问题,呗美的古玉,就意味着保真!而呗美的春秋大拍,更是看点十足。大象也很多次参与了呗美大拍的竞投,由于呗美专业团队在征集过程中十分注重性价比,所以在呗美买古玉,甚至往往都要比海外拍卖还便宜!



本次上海呗美秋拍的亮点之一,是呈现了数件台湾著名私人古玉收藏——山水堂旧藏的珍品,它们曾经出现在2011年北京保利“春水秋山”—海外藏宋元明清玉器专场之上,更为难得的是,由于得到了委托人的大力支持,本次上拍的底价,比十年前的都低!可以说藏购正当其时!


黄明辉先生,台湾著名实业家,台南市文物协会理事长,山水堂堂主。他二三十年来致力于历代玉器的收藏,以“真,精,奇”闻名于业界,其藏品在几次展览中,都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他的玉器收藏来自于全球各大拍场,大陆,香港,美国,英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而这些年来,市场上一旦出现山水堂的藏品,每每都会引发市场的追捧,大象印象中对山水堂藏品印象最深的,无疑当属2011年北京保利“春水秋山”—海外藏宋元明清玉器专场之上的一件宋代的宋代白玉炎帝神农氏圆雕,当时就拍出了414万元高价!


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

宋 白玉 炎帝神农氏 

W6.2cm×H8.8cm

成交价:414万元


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因以火德为王,世称“炎帝”。史载神农氏教民耕作,钻燧取火,亲尝百草,开医药先河,备受世人敬 仰,因其火德为王,被宋太祖尊为感生帝。本品在石座的底部有“张宣造”落款,并有一对隧孔,以固定陈设和供奉。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代周建宋。依照五德终始说,赵宋以火克木袭后周法统,崇火德,尊炎帝神农氏为感生帝,自称“炎宋”。宋代的人物圆雕,还是如此特殊题材的,可谓世所罕见,这件珍品如今收藏在杭州宋代玉器艺术馆中。


山水堂所珍藏古玉跨越唐、宋、五代、辽金以及明清,而且多以和田白玉为主,满目琳琅,件件精品。黄明辉先生2005年曾于天津博物馆举办的个人收藏展《台湾——山水堂藏玉特展》,轰动藏界,其所雅蓄古代玉器,收录于《形神兼备——山水堂藏玉》中。


大象探访上海呗美拍卖


本期拍品中,有山水堂中极具代表性的四件精选藏品,全部都出自于2011年北京保利“春水秋山”—海外藏宋元明清玉器专场之上,正可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您错过了十年前的精彩,那么本次上海呗美秋拍,称得上是您再一次结缘山水堂精品的绝佳机会。


LOT855

元代 白玉松下高士饲鹤图炉顶

3.2cm 宽 3.8cm

RMB 380,000

来源:1. 出版:《山水堂藏玉—形神兼备》图 176

2. 北京保利 2011 年春拍 Lot7477


帽顶和炉顶流行于元明时期,元朝蒙古族人习惯戴高帽,玉帽顶即为顶部装饰,流传到明代,服饰发生变化,帽顶功能也发生变化。我们所常见的炉顶的纹饰,基本上都是春山秋水,河路通畅之类,但炉顶上刻画了一位高士,极其罕见!这也能看到山水堂主人的选件眼光之精,专挑稀有题材精品入手!



立体镂刻竹枝、松树,高士、侍童、鹤、鹿穿行其间,画面感扑面而来,就仿佛是立体的呈现了一幅宋元高士画!竹示高风亮节,灵芝湖石代表如意和福气;松、鹤、鹿等皆寓意长寿,为不可多得之佳作。



本件上拍记录:北京保利 2011 年春拍 Lot7477




LOT 856

元代  白玉双鹿松树湖石纹嵌饰

8cm 长 10cm

RMB 380,000

来源:1. 出版:《山水堂藏玉—形神兼备》图 90 

2. 北京保利 2011 年春拍 Lot7469




白玉质地,局部略有浅褐黄色沁,通体采用镂雕技法,树丛中两只鹿漫步于山林之间,一只低头向下似在觅食,另一只则昂首站立,上方有一只蝙蝠翱翔其上,下方灵芝仙草丛生,山林野趣。在同时期的同类作品中,如此高品质的大块玉料,如此精美的雕工,绝对堪称是少有精品,再次印证了山水堂主人的选件眼光。


本件上拍记录:北京保利 2011 年春拍 Lot7469




LOT 857

明代 白玉红沁双童子

高 5.1cm 宽 5.2cm

RMB 580,000

来源:1. 出版:《山水堂藏玉—形神兼备》图 169

2. 北京保利 2011 年春拍 Lot7488




如此年份的双童子,太难得了!童子呈立姿状,笑逐颜开,面部刻画饱满细腻,欢悦的神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身著束腰上衣,以阴刻线刻画衣褶,寓意连生贵子,时代特征极为明显。


本件上拍记录:北京保利 2011 年春拍 Lot7488




LOT 858

清代 白玉镂雕牡丹耳香熏盖炉

高 12.7cm 耳距 18.5cm 连座高 18.5cm

RMB 850,000

来源:1. 出版:《山水堂藏玉—形神兼备》图 256

2. 北京保利 2011 年春拍 Lot7520





这件呈现了极为标准的乾隆工的华丽和繁复,盖钮及盖身皆镂雕牡丹花与枝叶,炉腹满雕牡丹花,枝叶交错,富有生机,双侧各立雕一大一小盛开的牡丹花及枝叶为炉耳,花团锦簇,生意盎然。通体镂雕透空,可放置香花或香料,使得满室生香。牡丹素有「花王」之美誉,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本件上拍记录:北京保利 2011 年春拍 Lot7520


本品之前为山水堂购自于1996年伦敦苏富比,也可见黄明辉先生的收藏多是传承有序,来源明朗的珍宝




LOT 028

清代  白玉龙舟

长 17cm 高 6.6cm 连座高 7.8cm

RMB 130,000


本次呗美秋拍的封面之一。看到这件白玉龙舟,不免让人想起元代名家王振鹏的名作——《龙舟竞渡图》。


元 王振鹏 龙舟竞渡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振鹏作为元代成就最高的界画大师,为了配合即将到来的端午佳节,向元仁宗进献《龙池竞渡图》,并在《龙池竞渡图》卷后有记:“崇宁间三月三日开放金明池,出锦标与万民同乐,详见《梦华录》。”


元 王振鹏 龙舟竞渡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品局部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这是唐代诗人张建封在《竞渡歌》中描写的龙舟比赛的动人景象。而古代玉雕能工巧匠,竟然以将这一生动的场面,在玉器上如此生动的展现了出来,令人叫绝。


龙身为船舱,中间站立一名击鼓手,船头龙首之上一童子拱手而坐,向前瞭望,作为瞭望者,目光炯炯,神情非凡。令人叫绝的是,身后的两排划桨者的神情姿态各不相同,刻画细腻逼真,刀工流畅,细微之处碾琢到位,完美的展现出了激流勇进、蒸蒸日上的精神追求。



图中此孔旧时应留作插“桅杆”之用,这些细节也真实的留在了本件玉雕作品之上。




LOT 829

元代 白玉孔雀

高 5.2cm 宽 3.9cm

RMB 180,000 

来源:上海老藏家旧藏


宋  宋仁宗后坐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方便劳作,便发明了簪子,用它来固定头发。随着人们对美丽事物的追求越来越高,用来固定头发的簪子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步摇就是其中一种。步摇,顾名思义,“步则摇也”,名称生动形象,作为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


隋·步摇花丨李静训墓出土


唐代文化兼容并包,女性观念更为开放,而且发型多样,不仅有传统的发髻样式,也有西域和回鹘等少数民族的发型在长安流行。这些因素促进了步摇的大发展。步摇开始渐渐走入民间。这是唐朝国力强盛在女性头饰上的一种体现,也是民族大融合的一种结果。


唐·白玉发饰丨西安市文物局藏


宋元时期,步摇的形制仍沿袭汉代步摇与唐代步摇的形制。除以金为质地称为金步摇以外,还出现了玉石、珊瑚、琉璃等材料制作的步摇。此类步摇多为仿生造型,绿叶、芙蓉、牡丹、蝴蝶、蜻蜓、孔雀、凤凰等都是宋时此类女性步摇常用的造型,其中又以花叶和羽翼的造型最为常见。




此拍品为步摇的镶嵌饰品之一,历史年代痕迹明显,选用优质的和田白玉,沁色自然。单面工艺,正面以整齐密集的阴刻线做饰,孔雀高冠竖起,尖嘴,圆眼,细颈,孔雀展翅开屏,开屏呈扇形;脚踩如意,亭亭玉立,美轮美奂。背面钻有多个牛鼻孔,此孔供镶嵌之用。整器打磨细致,工艺精湛,包浆浑厚,无论从题材还是工艺都是一件难得的精品。




LOT 893

明代 白玉双龙牛首觥型佩

高 6.8cm 宽 4.5cm 厚 0.6cm

RMB 350,000

来源:1、Sydney Moss London 1997

2、Oriental Antiques Pty Ltd.Sydney 2011


玉佩雕琢螭龙与牛首觥纹饰,极为鲜见,这种牛首觥的纹饰,历史极为悠久,堪称是中国古代器物上的经典,其器型最早刻追溯到商代,而将其演变成一种高级的酒杯,在唐代顶级贵族中极为盛行。


左图:商 龙形觥   

中图:清宫旧藏唐代兕觥

右图:何家村出土唐代玛瑙牛首觥


兕觥和唐代受到来通杯影响的兽首杯,这两种类型的酒杯分别代表了中国和西方的两种传统,而堪称著名国宝的一件何家村出土唐代玛瑙牛首觥,觥体呈兽角形,其下部雕为牛首状,安详典雅,成就了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经典。



本品为两面工,牛觥牛首及觥口上分别镂雕两条螭龙,螭龙首尾相接,身形线条蜿蜒流畅,镂空转角处刀工俐落,刻画细致,玉佩选材上佳,边缘有灰皮,题材特殊新颖,是一件极为珍稀的玉佩珍品。




LOT 027

清代  痕都斯坦渣斗

高 5.7cm 口径 11cm

RMB 80,000


“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薄透,鬼斧神工。追求玉器薄胎、透明的工艺是痕都斯坦玉器的一大特色。这种薄胎雕刻工艺难度极大,技术性强,因为薄胎的坯体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制作者在制作时,需具备高超熟练的操作技艺,执行严格的工艺规程。


所谓“耳垂翻出双苞缀,足砥粉承碎瓣拿”、“玉瓢一握如花瓣,有蒂有叶还有花”等诗句,正是对“痕玉”纹饰图案及造型艺术的生动描写。在古代,玉瓶类器物“掏膛”的手段是一门绝技,玉雕匠人需随着器物的形状,将实心的玉料掏空,器物壁身的厚度最薄的只有一两毫米,可见这种工艺的难度之高。


由外透过器壁能看清器内盛装的物质颜色,由内透过器壁能看到外壁上浮雕的各种花纹图案。胎体轻薄,抚之轻巧,有轻若浮云之感,实乃佳物。




LOT 851

清代 白玉一品青莲

长 24.5cm 高 7.7cm 连座

高 11cm

RMB 550,000

来源:2011 年嘉德宫廷夜场


大象十年前曾经在嘉德拍场上上手过这件美玉,十年后有缘再见,感叹时光荏苒。



本件同样是乾隆时期采用上佳玉质不惜工本雕琢的典型,玉极白,质莹润,构图协调,雕琢精心,寓意美好,且工艺精湛。鹭丝与莲花相配之图样,为“路”与“连”谐音,表示科举仕途顺利。如此大块上佳玉料,即便是以当代的工料成本来定制,或许其市场价值都会远远超过这件清中期的精品,因此很多业内人士感叹古玉市场仍然是被严重低估的。




LOT 

LOT 872

明代 白玉龙钮双联印

长 6.1cm 高 4cm

RMB 60,000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



形制十分罕见的双联章,印面分前后两印,印面一圆一方,印面光素,顶端镂刻龙钮,雕琢生动传神。




LOT 

LOT 876

元代 白玉瑞兽、小环

兽:长 4.8cm 高 3.3cm 环:直径 2.2cm

RMB  150,000

来源:上海老藏家旧藏


通体雕一卧狮,圆眼,重眉,隆鼻,毛发整齐,表情威武,时代和地域特征十分明显,存世罕见。配一圆环,造型简洁规整,搭配串带更加美观。




LOT 854

清代 碧玉牛

长 23cm 高 9.5cm 连座高 14cm

RMB 250,000


今年台湾拍场上一件大型的碧玉牛拍出了千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而本件碧玉牛虽然体量略小,但同样牛气十足,整器造型浑圆敦厚,典雅朴素,精巧中透出自然之气浑然天成,富有趣味,实为一件不可多得的玉雕佳品。配红木底座。




上海呗美2021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

2021年12月25-26日


拍卖时间

2021年12月27日

吉光片羽 | 玉器专场(13:00开槌)

华玉千年 | 玉器专场(时间延顺)

陈韵甘露 | 陈茶珍藏专场(时间延顺)


展\拍地址

上海古北湾大酒店·五楼多功能厅

(长宁区虹桥路1446号)


长按跳转微信小程序


点 击 下 图 进 入 小 程 序 参 与 竞 拍




点 击 下 图 进 入 小 程 序 参 与 竞 拍




点 击 下 图 进 入 小 程 序 参 与 竞 拍









   












                  


















戳“阅读原文”获取电子图录!

作者:中贸圣佳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