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读《蓝眼》~ 李曦彤(朵朵)



读《蓝眼》
李曦彤
这个礼拜六,我们共读一本经典,读的是冯骥才爷爷的《俗世奇人~蓝眼》。读完后,董老师要求回家熟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这篇文章讲的是说民国时期,天津卫古玩行里的一个故事,故事的男主叫“蓝眼”。


古玩行里有的天敌,那就是造假画的和看假画的。造假画的,费尽心机,就为了骗过看假画的那双雪亮的眼睛,可是看假画的就靠着这双眼睛来识破一个个骗局。
一提到看假画的,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叫蓝眼的人。其实蓝眼不是他的本名,他姓江,原名在棠。蓝眼是他的外号罢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戴着一副颜色发蓝的眼镜。他看画时候,有一份绝活儿,看假话的时候双眼无神,看真话的时候,两眼一道蓝光。可是有一天,在鉴定一幅画的时候,他居然把画的真假搞错了,而他这次碰上的对手是造假画的第一高手~黄三爷。


这次,因为蓝眼并没有看出什么破绽,便和画的主人讲起了价格。几天之后,蓝眼听说他买的那幅画是假的,有人打听到在一位百姓的手里还有一幅这样的话,连名字都一模一样,于是蓝眼和古玩店老板决定前往那个百姓的家里一探究竟。
可是这一次蓝眼瞧瞧这幅画,又瞅瞅那幅画,愣是没看出真假,无奈之下,只好花天价把那幅画也买了下来。两幅画聚在一起,再等蓝眼一看,原来自己买下来的才是真的,就这样真假不放在一起比一比,根本分不出真假--这就是造假的最高境界。


蓝眼这时才猛地想起卖给他第一幅画的人,已经跟他说过,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他二话没说,几天之后便离开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蓝眼了。
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我不禁感叹: 黄三爷的骗术竟然如此的高。现代的网络诈骗方式也在不断刷新,不断提高,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观察,不要再落入一个又一个的骗局了。


后记
李曦彤,我小作家班里的故事大王,聪明可爱,机智善良,外秀慧中的孩子。她的“脱口秀”可以讲一个下午,她写作文,高兴时停不下来。

九岁的孩子已是“网红”,都可以直播带货了,真是了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