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逸拍卖】“三秋杯”瓷中魁首

【逸拍卖】“三秋杯”瓷中魁首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6/160024098304018690.png

 古玩行里有句话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可见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瓷器当中算是最顶尖的了。而要说起成化一朝的瓷器,最有名的当属成化斗彩。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6/160024102070437930.png

成化皇帝与万贵妃

  历史上的成化皇帝朱见深是在剑拔弩张中度过的童年,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在比她大17岁的万贵妃的辅助和呵护下,才最终坐稳了江山。据说,也正是为了向万贵妃表达自己的爱意,成化皇帝特命景德镇的工匠们烧制各种小巧玲珑的斗彩杯供她赏玩。如此也造就了“成化无大器”的传统,而这一只只小小的斗彩杯,如今也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绝世珍宝。

然而,世人只知“鸡缸杯”为天下珍奇,熟然不知“三秋杯”才是真正的瓷中魁首。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6/160024103709252370.png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现藏于北京故宫的成化斗彩三秋杯,是古陶瓷鉴定泰斗孙瀛洲先生,在40年代初用购买的。1956年,孙先生将其捐献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三秋杯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草,其间飞舞的蝴蝶翅膀或施黄彩,或施紫彩。据说此杯胎薄如蝉翼,手持此杯时指纹都能从背面看清楚。由于描绘的是秋天乡居野景,历时三月的秋季又有“三秋”之称,所以也就有了“三秋杯”的雅称。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6/160024106420750650.png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其中,最为特别的就是蝴蝶翅膀上所施的紫彩,行内称为“姹紫”,虽然艳丽却表面干涩无光,而这也恰恰是成化斗彩独一无二的特征,极难仿效。孙瀛洲先生在评价这种紫彩时认为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说白了就是当时的工匠对紫色的配料与烧造还没有完全掌握才烧成这样,后来的工艺水平提高了,反而摸不清当年的“差紫”,是怎么“差”出来的了。

  此外,三秋杯底款采用的是辨识度极高的“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成化一朝的瓷器底款和明清各朝的其他瓷器大不相同,显得十分随性、稚拙,乍看起来就像是孩童所写,所以也被称作“婴儿体”。有人认为这种底款就是成化皇帝亲笔书写,在所有成化瓷器上都如出一辙。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6/160024108487396170.png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底款)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成化斗彩。这种工艺是在坯体上先用青花描绘图案轮廓,施透明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经低温烘烤后最终成型。釉下紧贴胎体的青花与釉上绚丽的彩绘遥相辉映、争奇斗艳,“斗彩”这个名字也由此而来。

除了今天我们给您介绍的三秋杯以外,成化一朝的斗彩瓷器还有葡萄杯、菊花杯、团龙杯、高士杯、梵文杯等品种,虽然没有永乐、宣德瓷器的大气派,但是这些瓷器却以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并成为后世收藏者竞相追逐的稀世珍品。

关注逸拍卖了解更多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916/160024109841383460.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