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上海戏剧学院学院
2017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据说这是上戏的一个神秘专业
在它的背后
有着一个从2004年便开始
一直从事数字演艺创作研究与实验的虚拟实验室
(该实验室为文化部数字演艺集成创新重点实验室)
它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年5月
这个专业通过20件作品所讲述的“故事”
带你“见未来”
这些作品“故事”,融合了艺术、技术、制作等各类综合要素,是文化与科技、内容与技术高度融合。其涉及 舞台表演艺术、多媒体投影、视频控制系统、动画设计制作和交互装置技术等,将空间、影像、表演、声音、互动艺术等元素结合在一起,探索实验真实舞台元素与虚拟影像交互叙事的新媒体演出艺术作品。
神秘,表示难以捉摸,高深莫测
1
《X路口》
▷ 作者:黄闻博
▷ 作品介绍:都市快节奏与田园慢生活并行,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对其认识和把握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影像舞蹈装置《X路口》的创作,将在现实生活中拍摄采集的影像进行概括和抽象化,抽离提炼出黑白色调、正负形、构成元素,不同影像画面进行处理,虚拟影像与一个表演者的肢体动作交织,从而构成虚实结合与交织。这正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及困惑的表达。
2
《晋商》
▷ 作者:郝静
▷ 作品介绍:建筑投影是一种新媒体艺术形式,是艺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的产物。它将建筑物作为画面的载体,使建筑与画面重合,通过一系列视觉效果使观众感到建筑的变化、感觉建筑的运动产生裸眼3d的效果。如何使建筑投影更为逼真生动,最重要的是利用光影的配合。而如何利用光影透视更好的表现建筑的体感、质感、透视等关系,是我在这次毕业设计和论文主要研究的方向。
我选择了古建筑投影作为我的毕业设计,我们现在看到的基本都是当代建筑投影,我觉得中国古建筑更有其特点。中国古建筑无论从结构,还是人与建筑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有趣的故事,都是我所好奇的我希望可以表达的。就像我从小生长的那片片黄土地,大大小小数十个山西大院,深暗的走廊、华丽的房檐、宽厚的门洞、高跷屋脊也是晋商留下的最辉煌的见证。我选择晋商作为我作品的主题,是因为晋商曾称雄国内商界500年之久,几十年前这里被美国传记作家称之为“中国的华尔街”,他们是中国最早的商人。现在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希望可以将晋商以义取利、兴家报国的精神表达出来,汇通天下,信义为先。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晋商、了解山西、了解我热爱的那片土地。
3
《蝶之梦》
▷ 作者:杨天笑
▷ 作品介绍:以蝴蝶为主线,穿越时光隧道,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场景变换,诗意般讴歌了家乡的沧桑巨变,流淌着淡淡的乡愁。AR技术是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现实定向增强的技术。
绘本嵌入AR技术,将打破传统图书形态,模拟三维动态视景,定向增强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维感官系统,用互动、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重塑图书的媒介形态和知识传播格局,对图书向智能化、技术型发展作出有益的尝试。
4
《归一》
▷ 作者:王雨婧
▷ 作品介绍:装置作品《归一》通过几种不同的视觉元素表现时间在过去到未来的走向,表达的主题:我们需要关注和掌握当下。以光导纤维的聚拢与放射表现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聚焦在刺绣莲花形象上。莲花是这一作品的主体形象,莲花带有浓厚的佛学思想,使整体的装置作品具有哲理性,“归一”也是“皈依”的谐音。形象、材质、结构、内涵等元素在装置作品《归一》中得到整合,显现不同视觉元素在空间装置中的融合与统一。刺绣、莲花、光导纤维、线性结构与思想内涵之间在这一作品中紧密关联。同时,装置作品《归一》创作中的思想与实践也是一个不断寻找挖掘深化思考的感悟过程。
5
《不•和谐号列车专座》
▷ 作者:王申旺
▷ 作品介绍:旅途——代表我作品的创作旅程,艺术家的创作经历,艺术创作的旅途,以及媒体装置艺术发展的轨迹。一个作品从构思再到呈现无不映射着媒体装置艺术的发展之路,由此可见,《不•和谐号列车专座》的创作过程,以小见大,感悟艺术魅力,精神历程,生活启示。人生旅途中,有你,有他,有自己。
立意 :我们忽略了其实本来就一直在我们身边的宝贵的事物。优秀的作品是严格按照艺术家的创作流程来进行,里面包含着艺术家的思想和智慧,解决了取舍问题,使得最后作品的呈现是成熟和完善的。
在创作《不•和谐号列车专座》时,产生过很多想法,但大都指明了一个方向,从我自身的视角和生活去思考人生,考虑到自己时不由的又会想到别人,可能是亲近的人,也可能是不经意间的陌生人。我想多数人都会有过这种漫无边际的思考,所以我通过装置艺术和影像艺术的结合,展示自我的想法,大胆去试验我所规划的“人生”影像在装置中决定着什么,观众的所看,所听,所想又是什么样的,很大意义在于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这是件美妙的事情。主题:人生旅途
6
《我眼中的版纳》
▷ 作者:刘雨
▷ 作品介绍:该沉浸式装置作品,整体为一条弧形走廊,两面是作者手绘的充满版纳风味速写元素的再拼接组合。两边和顶部的灯光,碧绿的草地和苔藓,带你回到作者童年里的记忆碎片中。
7
《解字》
▷ 作者:叶瑜杰
▷ 作品介绍: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交互艺术又是作为新兴技术,新技术和传统文化融合,创作了交互装置作品《解字》。作品运用软件vvvv图像识别技术,观众选择一个字模放在指定位置,投影会呈现相应的影像解释这个字的来历和变化。
8
《精卫》
▷ 作者:刘双琛
▷ 作品介绍:该舞台采用了人机交互技术,主要运用在舞台景片与灯光上,人们可以通过对迷你控台的旋钮分别控制舞台九个景片的升降与灯光的亮暗与不同(黄光、蓝光、白光),而视频起到宣扬主旨的意义,演绎了在我理解下精卫填海的故事,通过让观众自行组合舞台景片的升降与灯光颜色亮暗的变化,加强观众的交互体验感,实现人机之间更好的互动,让不同的观众去演绎一个个各不相同属于自己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立意主题:后方景片分别寓意着植物、动物、与人类社会。通过投影动画的变化表示出精卫为了填海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投影中精卫也由鸟变为了凤凰的形象,寓意着精卫填海成功,出现了自然社会。人类景片与房屋的上升寓意自古至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精卫”,每个人都需要为改造和保护自然、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精卫填海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9
《房间》
▷ 作者:王楚雯
▷ 作品介绍:《房间》讲述的是生命的终点——人生到最后是很简单的:浪漫如红,混沌如黑,平静如白。红与黑是必经之路,白色是选择,白色是生命的尽头,白色也永远不是生命的尽头。
设计理念其实受到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的影响,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一个既明了又不僵化的设计,是一个“开放式”作品,并且希望观众能体验到一个流动的设计空间。在一个物理上既定的我的装置中,观众在红色、黑色、白色空间中所感受到的时间与空间都是不一样的,我试图用这这样的形式,让观众在一个空间中体验到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我也认为少即多,空即非空,所以我努力把空间设计到最空,给不同的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以及一段特别的沉浸式体验,也希望分享给观众一个现实生活中所剩无几的“空的空间”。
10
《电车难题》
▷ 作者:傅豪
▷ 作品介绍:《电车难题》作品的中心思想是选择,而作品中的“选择”是基于著名的哲学问题电车难题展开的,本人将电车难题扩展为六个社会问题让观众进行选择,主要研究方向是关于社会群体的道德观取向的探讨。本装置是一个走廊的形式,观众进入禁闭走廊,依次阅读挂在墙上的问题,进行选择,选择完毕则走廊上的门会打开,进入下一个禁闭走廊。一共有三个禁闭走廊空间,观众在空间内做答问题。而观众做答的问题数据也将会被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会用于我展览结束后的道德观取向的调查研究。
11
《须臾·五》
▷ 作者:陈碧琳
▷ 作品介绍:利用面部捕捉技术,结合绿屏拍摄和手绘简笔画,将自制影像3D MAPPING在真人脸上,利用最新的技术结合自身想表达的现实意义,完成了这部交互艺术作品。
12
《回望》
▷ 作者:余思帆
▷ 作品介绍:通过装置环状的建构将观众的目光集中在放映影像的装置眼睛上。我赞同西方一位思想家科林伍德的思想观点“一切的历史都是思想史”,我将人类的历史以思想家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回望”。
13
《快时尚背后》
▷ 作者:Lux
▷ 作品介绍:希望启发观众进行自主思考,在快时尚背后是否仅仅是表象的浪费与污染的环境问题。在这之后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快时尚行业的发展给人们思维方式带来的转变。
14
《天堂猫》
▷ 作者:张韵润
▷ 作品介绍:宠物是陪伴在我们身边重要的家人,但它们往往只存在于我们生命小小的一部分。布丁是我捡到的一个小猫,但命运的转轮在25天之后把他带离了我的身边,在我还没有来得及回家的时候,独自在医院里死去。我怀抱着愧疚感希望对这只小生命的存在做出一点念想,《天堂猫》便由此而来。作品采用实拍剪纸皮影的方式,通过后期完成的皮影动画,在天堂动画中使用2d动画的形式,利用图形完成对话。
15
《丹的私密空间》
▷ 作者:雅明祥
▷ 作品介绍:隐私过度曝光的当代,你窥到了什么?
“见未来”的“台前幕后”视频记录
▼
……
“神秘”专业5月除了以上
还有
▼
16
《功夫王》
▷ 作者:杨柳
▷ 包装VI设计 关键词:功夫,传统元素
17
《孢子世界》
▷ 作者:石贤美
▷ 原创动画短片 关键词:原创,手绘动画
18
《北有佛陀》
▷ 作者:王歆
▷ 原创影片 关键词:原创,民风
19
《CHANGE》
▷ 作者:曾定邦
▷ 影像装置艺术 关键词:改变,纪实
20
《人生》
▷ 作者:包雯颖
▷ 装置艺术 关键词:人生,布料
一千个读者 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将如何与这个“神秘”专业的“故事”相遇?
来一波“神秘”家族“全家福”
展览
2017年5月9日 - 2017年5月19日
9:00 - 18:00
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前厅 华山路630号
LIFE GEEK 新锐艺术家设计师全球作品征集
LIFE GEEK OPEN CALL !
▼ 点击图片 查阅详细内容
专业科技界大牛的技术支持,专业的学术界大牛学术指导;对应不同作品需求提供专属的必要协助;专业新媒体艺术策展人理论支持及学术讨论;并且MANA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提供国内外展览机会。2017年3月18日开始招募。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MANA app,快速找到你想要的新媒体艺术视频。
来源:2017-05-17新媒体艺术站新媒体艺术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