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4-01 09:38
作者简介:心印藏,盛世收藏论坛“造像、古代雕塑”版块会员。2012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854小时。
韦陀菩萨
高1米
此尊韦陀菩萨像为明代武将装束。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状,此种合掌捧杵者,为接待寺,凡游方释子到寺皆蒙供养。行脚僧们只要看见寺内韦陀像是双手合掌捧杵的,就表示热烈欢迎,尽可大摇大摆走进去白吃白住。
明朝以恢复“中华衣冠风物”为基本国策,开国之时即在各个领域不遗余力地清算长期异化汉民族的女真蒙古制度风俗的遗存。其甲胄主体上遵循宋代传统,大明帝国连年的反元战争、统一战争和抗倭战争,使得明代的军工业十分发达,从火器的大力发展到甲胄的形制改革有颇多造诣。明代的形式繁多,除了沿袭元代的制式,还恢复了宋代的制式,在中后期又有明代自己发明或革新的新制式。
明代为恢复汉人统治起到象征意义而采用的宋代甲胄形制,但其中护心镜、披膊腿裙的吊挂、护腹和鹘尾都是明代特有的装置。由于明代的披膊比宋代更长些,吊挂的作用就是在平时可以收起,而在战时可以放下。腿裙也起到基本相同的作用,长长的腿裙在上下马时很不方便,所以就对此进行了改革,加装了吊挂这种装置后,长长的腿裙就可长可短,收放自如。
正是这数百年稳定的持续发展,最终将这一套成熟的、民族特色浓郁的铠甲深深烙上了中国的印迹,成为经典,直至古兵甲早已绝迹数百年后,仍得以在连环画、年画等各种美术作品中为后人所描摹、欣赏。
来源:盛世收藏-资讯-古玩知识 作者:心印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