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现场,UCCA Edge。图像由ActionMedia拍摄。
2021年7月,UCCA展览“成为安迪·沃霍尔”如期开幕,并先后在UCCA北京和位于上海的UCCA Edge两所场馆进行长达八个月的展出,此次展览是迄今为止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人生在中国最为全面的展示,从他学生时代的作品开始,完整梳理了他的艺术生涯,展现了他如何一步步“成为安迪·沃霍尔”。UCCA赞助人作为国内当代艺术最有影响力的赞助人群体,汇集了各行各业热爱艺术的精英。藉即将迎来此次展览闭幕之际,UCCA发展部特向赞助人发起邀请进行群访征集“成为安迪·沃霍尔”主题访谈,分享多位UCCA赞助人如何“成为自己”,并分享他们对生活以及对艺术的感悟。我们同样十分期待更多的艺术爱好者能够加入UCCA的个人赞助群体,感知生活、体味艺术。
Q1
您最初是怎么接触到当代艺术的?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支持UCCA并加入赞助人群体呢?
Q2
您所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创新力在您的事业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吗?
Q3
您平日通过哪些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呢?它们是否曾给你带来更多新鲜的灵感与启发?
(排名不分先后,按征集反馈顺序排序)
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理事会成员
仇浩然
律师
北京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院长顾问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顾问
1.
UCCA是一个可能性。它是中国对外开放传播中国当代艺术的平台,与此同时也是接纳世界全球当代艺术与文化的聚交点。
2.
很多人以为法律是一个枯燥无味的工作。但一个成功的法律人是需要如艺术家一般,在项目中加上人为的色彩与安排,才可以在看来惯常标准的法律框架与项目中创新,满足人民与生活的需求而并非只是金钱的交易。
3.
会在不断更新与挑战自己的过程中萌生新的灵感。我是水瓶座,想必应该不用多说了。
UCCA国际委员会成员
李铮
艺术潮玩集合空间CHOCO1ATE主理人
当代艺术品、潮玩及球鞋收藏家
1.
长期从事潮流和娱乐相关工作,当代艺术自然就进入了生活。希望通过UCCA这个组织获得针对当代艺术更为系统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2.
从业至今一直绕不开体育/潮流/时尚/娱乐/艺术这些充满激情与挑战的领域,现在基于CHOCO1ATE这一平台努力让异业间的跨界更加畅通与紧密。创新力对我所从事的工作来说就是最硬核的元素,重要性无与伦比。
3.
爱好颇多,目前来看逛艺术展与旅行是给我能量输入最多的途径,可惜疫情让这种输入变得受限很多。
UCCA青年赞助人及委员会成员
刘水音
波斯家族品牌
ZAMANI Collection中方主理人
1.
最初深入接触当代艺术是在美国上学的时候,电视台实习需要采访一位当地艺术家。虽然访谈时间很短,剪辑也只需要3分钟的素材,艺术家本人很健谈,录制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期间聊到当代艺术的壁垒和突破等等。在那之后,我每次都会最先阅读所有报纸刊物的艺术板块,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鉴赏需求。而后几年都在硅谷的互联网行业里工作,在创业之后,重燃了我对艺术鉴赏的需求。时至疫情,UCCA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当代艺术机构,成为了许多人艺术生活的领路人,我也特别欣赏UCCA在艺术慈善领域的创新与建树。赞助人群体可以深度参与,与UCCA并肩在国内当代艺术的前沿,这大概是热爱当代艺术的人在青年时期最需要的一种经历。
2.
我们传统意义上是从事古董地毯收藏鉴定,手工地毯古法匠造的延续。实际上我们非常需要在企业管理和产品提升中做到创新。我们这个行业有上千年的历史,很多根深蒂固的生意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这个世代。要让匠人们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就要摒弃许多以前的”习俗“——不透明的溢价和天花乱坠的说辞。我们需要把定价标准化,也要将大家喜爱的当代艺术融合到古老的工艺里。在当代艺术层面得到启发,然后再去创新,那样将艺术商品化和衍生化就会很得心应手。
3.
平时看电影是必不可少的,多数宅着的时间都给了电影和书籍。以前我的书单和电影都是从我合伙人那里得来,当然他也来自艺术世家,在哲学、艺术、音乐、电影等方面非常有研究。自从加入赞助人群体跟着UCCA看展已经成为我的一个习惯,也是重要的社交和灵感。这些爱好会让我深思,也在生活工作中让我有很好的题材和灵感可以借鉴,比如我们与一线奢侈品牌、国内小众设计师等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都是不同灵感的创意集合,在大环境下,艺术也能带给我很多新的人生感悟。
UCCA青年赞助人及委员会成员
邓婷
世芥树(上海)艺术科技有限公司
策展人、艺术家
1.
与安迪·沃霍尔的成长之路类似,我母亲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能接触或者说从事当代艺术相关的工作,主要源于小时候在视觉和抽象概念方面的铺垫和国外开放的艺术环境。我妈妈从小鼓励我学习画画,童年时期痴迷于动漫和cosplay, 这些都为艺术打下了基础,家庭的阅读氛围也让我对哲学等理论接触的比较早。因此第一次在MoMA参观的时候,立马就被当代艺术所吸引,后来本科选修了当代艺术及艺术史的课程,研究生又选择了艺术专业,就彻底进入艺术行业啦。
UCCA是我在国内最喜欢的美术馆,每一场展览都没有让我失望,而且之前在英国也了解过类似的美术馆赞助人机制,所以听说UCCA的青年赞助人(Young Associates) 项目之后就加入了!希望可以尽微薄之力支持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也能更深入地参与到UCCA的艺术活动中,并且认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2.
我的微信签名是“半吊子艺术家/业余策展人”,虽然目前主要的工作是策展和艺术创作,但是还不敢把策展人和艺术家称之为自己的职业,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创新力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甚至说是核心的能力。如安迪·沃霍尔于他那个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艺术家和策展人如何去把握时代的脉搏,既回应人类的过去,又呈现未来想象的图景,使这个工作有趣又有意义。
3.
安迪·沃霍尔丰富的个人生活影响了他的创作,我也认为一个艺术家的生命应该是多元多彩的。刚过去的上海艺术周期间,我和朋友们之前互相调侃生活单调的只剩下艺术,从事艺术行业还挺容易走进象牙塔的,幸好我的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除了艺术家和策展人之外我最想成为一名作家,我喜欢看书和写作写诗,非常多的灵感都是从文本中得到的。我还喜欢考古,尽管极其业余,我作品中就曾用到自己挖掘出来的瓷片。除此之外还有心理学、现代舞、潜水、瑜伽、滑雪、旅游等等,我是那种看到新鲜的事物都想尝试一下的人。
UCCA青年赞助人
王浩洋
Cub_ism_Art Space画廊主理人/策展人
1.
最早是因为专业就是艺术史,慢慢学到当代艺术的内容感觉很有一种让人一直保持单相交流的新鲜感。当时是有朋友也在其中,而且在工作之余和大家一起去探索上海的机构和活动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2.
我现在刚刚起步,在经营一家画廊。创新力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需要不断给观众看到新的展览,主题以及内容。
3.
兴趣爱好大概就是去看展还有看YouTube和一些社交媒体,感觉可以看到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些精彩瞬间,有的时候很启发我。
UCCA青年赞助人
王嘉成
艺术家
1.
我本身就是艺术家,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我一直持续关注当代艺术以及UCCA。
2.
我是一名全职艺术家,因此创作对我来说如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这也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3.
平日我会看一些书籍,也会弹琴逛街。我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场行为艺术,人与人、人与空间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和戏剧色彩勾勒出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它们也是我创作的灵感来源。
UCCA青年赞助人
李晓春
艺术爱好者、金融行业从业者
1.
大学时代有位朋友在央美是徐冰老师的学生,带我去看了展出的徐老师的新作品《凤凰》,当时就受到了直观的冲击,远处看如此辉煌的东西走进了竟然很不堪,当时是第一次感受到当代艺术是一种很真实很直观的表达,不用长篇大论就呈现了很多深层次的论述。后来出国读政治期间,经常去逛巴黎东京宫,总是有很多最实验最先锋的当代艺术展,论文压力下是很好很健康的释放。机缘巧合,结识了当时阿布扎比卢浮宫的筹备策展团队,一到周末总是一起拜访欧洲的独立艺术家,对当代艺术也就越来越感兴趣。选择支持UCCA并加入赞助人群体是因为ucca举办的超高质量展览,之前也经常拜访,去年JINGART期间得知UCCA有青年赞助人(Young Associates)项目就果断加入了,事实证明加入后也很有收获:会有高质量的Art Tour和其他各行各业艺术爱好者不同角度的讨论,给生活和工作也带来了新的灵感。
2.
我是金融行业从业者,疫情之前出差很多,疫情之后工作内容和形式都发生很大变化。也多出很多时间重新认识自己,希望像安迪·沃霍尔一样可以不断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最后超越自己。“创新力”在每个行业都是一个重要元素,资本也永远追逐着“新”故事。特别是疫情以后,一些行业已经永久性地改变了,如果期待有一天会恢复到之前的形态注定会失望。所以用新的观念和创新力重新认识事物尤其重要。
3.
去年开始接触禅修,并且投入了很多时间练习,算是新的兴趣。从一篇《禅宗,杜尚与美国现代艺术》的文章中得知禅宗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美国波普艺术的发展。在禅宗那里,我们要免除由意识带给我们的种种忧虑,恐惧和不安,放弃理性,要尽可能地接近生活本身。如同安迪·沃霍尔带给我们的作品一样,平常生活中的题材,是生活也是艺术,不带着他自己的见解,态度和情绪,是艺术也是生活。带给我的启示是回归本心,依靠直觉多于理性。
UCCA青年赞助人
朱莹
青年雕塑家
1.
从小学开始母亲就开始关注我的兴趣培养,那时候的自己还没有明确喜欢的艺术类型,因此母亲就让我广泛尝试接触各类艺术,钢琴、舞蹈、国画、书法以及素描基础,那时候的自己已经可以在石膏像前坐着画一整天都不觉得枯燥,从此便将这个兴趣坚持了下来。我是在一次UCCA赞助人活动上知道这个群体的,我记得是在“毕加索之夜”的派对,并且极度喜爱这个群体的每一次活动,有我最爱的艺术家的展览,还有社会上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并且每次都配有极专业的导览讲解,那时候便通过朋友加入了这个我向往的赞助人群体,同时也在组织里认识了很多相见恨晚的好朋友。
2.
我是一位青年雕塑家,主要创作方向是具象雕塑,创新力在我的艺术创作上主要体现在对作品情感的传达。我喜欢观察周围人的情感变化在表情或者肢体上的呈现,那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改变,眼神的捕捉通过手施加给雕塑,这并不是一种复制粘贴的过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传达出不同的情感表达。
3.
我很喜欢用看书、听音乐会、看话剧、做美食、参加音乐节等等很多方式填充自己创作之外的生活,但是独爱收纳整理,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并非完全放松的状态下的一个行为,每次整理之前都要在脑海里把收理完成的样子想像出来,然后整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顺序开始享受这个过程,我喜欢将所有的东西都井井有条的摆放在它舒适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整理自己一周的创作反思,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做创作的过程和收纳整理的过程很相像,就像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理性的感性存在一样,每一块泥做成活生生存在的形体结构,以舒展的姿态将这些结构梳理在一个看似感性却充满秩序的作品中。
UCCA青年赞助人
晏旺
壹柒壹玖(杭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1.
我是2014年从中国古代书画的研究学习进入艺术品行业的,那个时候去拍卖会看预展也会顺便看当代艺术,因此从早期开始便自觉地吸收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语感,在看当代艺术的时候也总会在更久远的历史背景中去追溯、想象和重构。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看当代艺术的视觉经验和别人不一样。
加入UCCA赞助人是经由朋友介绍后了解到UCCA每年在展览、公益、教育等方面的贡献,而且在这里我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吃喝看展,偶尔也一起商量怎么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2.
我今年成立了一家文化发展公司,旗下推出了“1719 Post-studio”的品牌,期望通过开放式态度与艺术生态中的各个环节产生关系,以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发展和发声。因此,创新力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元素,我并不想仅仅是通过艺术空间或画廊等传统的模式去秉承艺术生态中商业和学术并行的理念,而是通过当下某种复杂“环境”背景去寻找创新的共赢模式。
3.
平日里除了看展外,我还热衷于旅行、看书和美食。就比如这个“Post-studio”这个概念就是我在阅读毛卫东老师翻译的《为什么是艺术摄影》一书中得到的启示,“一些艺术学者形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的演变,是普遍背离这种对形式所采取的特定媒介的手法,更平淡乏味、更折衷也更加以概念为基础。这种转变在艺术院校的课程中已有所反映,其中很多都弱化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区别,鼓励一种‘后工作室’(post-studio)的做法”。开卷有益!这本虽是在讲艺术摄影,但于我而言,它更多启发了我对于“原始术语”的持续深入,并在当下的艺术生态中调动出“既重合又疏离”的关系模式及商业模式。
关于UCCA国际委员会
▼
UCCA国际委员会(UCCA International Circle)集结了来自全球的具有国际视野远见的艺术爱好者与支持者。作为UCCA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全球大使,他们共同致力于推动UCCA“通过当代艺术促进文化交流,深入并改善生活”的使命,与UCCA一样相信艺术具有跨越国界和开拓全球新视野的特殊力量。UCCA国际委员会将成为扩展UCCA国际网络的重要平台,为展览与全球艺术项目提供重要支持,并增进我们与全球艺术家和机构伙伴的紧密合作。
关于UCCA青年赞助人
▼
UCCA青年赞助人(UCCA Young Associates)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艺术赞助人团体,UCCA青年赞助人联结各界对当代艺术怀有热情与好奇心的精英,一齐关注并分享当代文化艺术与生活方式。我们每年将会安排一系列专属活动和精选项目,让更多当代艺术爱好者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探索广阔未知的艺术世界,碰撞交流出多元有趣的文化观点。同时,您的宝贵捐赠也将通过尤伦斯艺术基金会帮助到更多身处偏远地区的儿童,为他们提供艺术美育的学习机会,构建更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务平台。不仅如此UCCA青年赞助人也将为UCCA关注新兴艺术群体,培养扶持未来当代艺术的中流砥柱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更多关于UCCA IC & YA的相关信息详情请咨询UCCA发展部服务微信号,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我们期待与您一同探索未知的艺术世界。
作者:尤伦斯UCCA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