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藏家故事 | 万玉山房:我们的品味即代表自己的品牌


图片


图片

郑优美

坐落于香港荷里活道的“万玉山房”。初见万玉山房的主人郑优美,恰逢她作为香港“求知雅集”的代表,董事兼古董玉器顾问的身份受邀参加“佳趣雅集”创立仪式并讲话。在古董与艺术品圈子里,女性管理者并不多,郑优美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开朗、善谈,话匣甫一打开便一泻千里:“我外公喜欢古董,进行收藏和考古时俨然像一个科学院里专家。我外婆同样热爱艺术,尤其喜欢绘画。”正因为家庭背景的影响,她从小便在绘画、表演、舞蹈、声乐方面受过艺术的熏陶,并于95、96年开始买一些艺术品,主要是玉器,还有一些文房杂项。虽然一度在五星级酒店里做管理工作,然而由于喜欢古玉, 90年代她在收藏中结识先生叶伟特, 叶伟特的外公是中国著名的人称广东玉老虎叶英杰老先生, 叶先生的眼力和魄力都源自家族几代人的积累及自己后天的努力学习。在先生的指导下, 优美很快对古代玉器的知识和认识都大有精进。自此就对古董与艺术品解不开的缘最终导致她选择艺术品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1997年她开始独立经商。2006年受邀加入成立三十余年的著名香港最大收藏家团体之一—“求知雅集”并任董事及秘书长,随后被聘为玉器顾问,至今已连续五届任董事及玉器顾问。

图片

“万玉山房”藏品

图片

“万玉山房”藏品

雅昌艺术网:古董的种类千万种,“万玉山房”让人独独想到万千美玉的集结。为什么以玉为首选,仅仅源于特别的感情和钟爱?

郑优美:真的非常喜欢玉器。我的小名叫郑琪琪——“琪”即是是一种美玉。从小外公外婆也喜欢玉器,自己耳濡目染地受到了影响。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 玉的跨度非常大,从红山文化到明清我都喜欢。令我自豪的是,家族的收藏品曾承让给世界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像大英博物馆、台北故宫、震旦博物馆以及国际和台湾的一些著名机构及收藏家。现在我还保留家族藏品的原始照片。

雅昌艺术网:听说您现在经营品种主要是以明清玉器为主?

郑优美:收藏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自己喜欢和能力所及的都会尽量收藏, 明清、中古、高古的都有,但生意上主要以明清为主。近十多年来高古方面造假的伪劣品太多,甚至行业内指导造假也时有耳闻,为此一些大收藏家、甚至银行中招情况也屡有发生。我觉得现在入高古玉进来仅仅满足自己的喜欢,如果从市场方面考量,还需要接地气。我的收藏观念是注重藏品的艺术性、稀有性, 在此基础上古今中外都可以收。但有鉴于高古玉方面的乱象太多,比如一个人很喜欢古玉,买了一件东西,当拿到另一个所谓权威的大行家或一些所谓的专家那里却被他们说不对。即使那件东西很开门见山,他们仍坚称不对。因为不是从他那儿买的,或者他没有从中得利就言不由衷。这极大地动摇了古玉爱好者的信心。这种现象很普遍, 是行业风气出了问题, 也是人品问题。

古董业有行道里的规矩:无论是从业者或是收藏家都是要遵守各自的规矩,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不评论客人在其他地方买的藏品。二)去人家店里看东西要买的才问价,不买的不便问价更不能上手。三)问完价钱必须还个自己想要买下的价钱。四)如果主人不便说出藏品出处来历, 不可追问, 英雄莫问出处。五)货物出门,不退不换。

图片

万玉山房珠宝公司 设计品

雅昌艺术网:万玉山房从80年代起步,直到今天是怎么定位的?差不多30年的闯荡过程有过一些调整没有?我知道您还有一间珠宝公司,这个珠宝公司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郑优美: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因为我们有两间公司,一个是艺术品公司,一个是珠宝公司,我们从一开始就是两条腿走路。每遇国际上最大的珠宝展我们都会参加,古董展我们也欣然前往。参展多以香港本地为主,国外包括香港以外相对少一些。曾应邀参加Art北京、Art广东的活动,去过很多届艺术广东,最近的一次是协助广东省政府策划筹备<<粤港澳三地青年峰会及粤港澳三地著名画家联展>>,做得蛮成功,有过千人参加,多是三地的青年精英,我们从传统文化入手,希望以文化架起三地青年的交融。

早在90年代我和先生已经拥有珠宝公司了,我自己喜爱珠宝创作这一块,自己设计珠宝,遵循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玉文化的概念植入珠宝设计中,以求呈现一些非常有中国味道,属于中国原创艺术珠宝首饰。

雅昌艺术网:珠宝公司是怎么样的货源渠道?本着什么样的思路去运营?

郑优美:首先是自己会从世界各地精选特别的宝石和材料, 自己创作设计中式珠宝, 另外也收藏欧洲的古董珠宝,当然中国的首饰也会收一些,但占比很少,因为中国古代的那些珠宝在专业珠宝商看来手工显得粗糙,用的抓钩也比较软,宝石有时会脱落。必须承认的是,珠宝文化在欧洲已经达到一个高度,像英国皇室的珠宝就享誉全世界。产自中国的金银珠宝我们也买卖过,像发簪或者和一些来自少数民族的金银头饰。说到现代的珠宝设计,我们是从零开始,直到现今已经有了公司自己崭新的设计,其中包括自己去采购原材料,像青金、珊瑚、玛瑙、彩宝、钻石等等,再因材施艺,创造出一件真正具有独特审美的珠宝艺术品。

图片

万玉山房珠宝公司 设计品

雅昌艺术网:设计这一块主要体现您夫妻二人的审美情趣,还是兼顾客人的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

郑优美:我们一般不为客人定制。既然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我们的品味即代表自己的品牌,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审美,并去引导客人来喜欢我们的东西。

雅昌艺术网:“万玉山房”以古董经营定位,而珠宝公司显示着时尚理念。这两个公司经营模式会有什么不同?

郑优美:我们不刻意去厘清它们的经营模式,现代珠宝这一块从零到有,全是我和先生自己的设计。而古董公司就要收罗全天下最好的精品。我们经营的类别虽然以玉器为主打,但琉璃器、竹木雕、漆器,甚至石雕也尽在我们的视野里。我们不限定范畴,适合的我们就会去收,哪怕跑遍全世界各地的展会和古董店。

雅昌艺术网:和您先生一起进行艺术品收藏和经营,两个人在其中的角色是如何互帮互助的?两个公司带来不同的客户群体能够促进业绩此增彼涨吗?

郑优美:我先生很有艺术家的气质,有很高的审美标准,对自己喜欢的玉器和玻璃器刻苦钻研,经常为了一件藏品研究至深夜;而我在陪伴他一起看古董和研究的过程中受益良多!加上我在拓宽市场和生意上略有所长, 与人沟通比较直截了当,具有东北人的性格特征,有什么事情快刀斩乱麻就说出来了。我先生喜欢静静地做他自己的事儿,别人怎么议论都无所谓,照样很优哉游哉很优雅,很大佬很淡定的那种。这种内敛的特征更有利于他在学术和研究方面有所长,他的鉴赏眼光也是我认识的人中最好的,因为他从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直到明清玉器都了如指掌, 知识丰富。而我的跳跃与活泼,虽然与他形成反差,但一点不影响共同的兴趣点,所以我们两个在一起非常配搭,我们合作得很快乐。

两个公司互有交合,很好玩,买古董的人也会买我们的珠宝。我们的珠宝既不是为了炫富,也不是为了夸大一个钻石或宝石的个头,而是件件具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雅昌艺术网:您对聘请的艺术珠宝手工师傅有什么要求?

郑优美:一定是全香港最好的师傅。光会画、光会设计还不行,虽然画得很美,但做出来工艺又是另外一回事。他以前曾在一家知名公司做的,所以我把他请过来,他在我们这里已经做了很久。

图片

“万玉山房”藏品

图片

“万玉山房”藏品

雅昌艺术网:您觉得在香港经营玉器生意与在大陆做同样的事情在气氛上有什么区别或不同?

郑优美:香港相对任何的行业都要求比较专业,就说一个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吧,两地的要求也不相同,内地的服务员跟香港的服务员在职业操守和动作的规范程度上都不一样。比方刚才那个服务员几乎横在我们的面前放下了一个碗。这可是北京五星级的酒店,服务员的动作明显欠规范。在香港是不允许的,一定要走到我们的后面,在我这边轻轻地放,不能影响我任何角度的视线,这是规矩。读过酒店管理的人就会明白,一举一动是有制度要求和操守约束的。古玩行业也是一样,香港的古玩商及客人相对职业操守比较好,其信用度较高,守规矩也较严谨。通常来说,入行要先学三年规矩,先做倒水等打杂的活儿,可见要求之严格。我小的时候在军队的环境中长大,父亲是空军教练,母亲是教授,加之成长在东北和西北一带,环境造就了我的直率和严谨,以至于不苟言笑,人家跟我说笑话我就当真了。当然这是很多年以来保持对工作严谨、对人诚恳、对事认真的态度。

雅昌艺术网:东北?大西北?军营?之后决定去香港发展事业?难以想象,您怎样去面对地域差异和角色的转换?

郑优美:一切顺其自然。其实我很早在潮汕开过店,先生调侃说,你在这么难做生意的地方也能开店?那走遍全世界也不怕了!的确,汕头做生意很难,因为当地人对古董的认识很少, 加上对别人的信任度也相对较低,在缺少信任度的地方,如果做生意,赚到钱,走到全世界任何角落都不用害怕了。当地的人文环境也不算好,人们对文化、对古董缺少认识,更谈不上需求了。就是在潮汕,在那样的环境下我居然开了两年的店, 经营得还不错,等到我移民到了香港并在香港开店,就游刃有余了!

雅昌艺术网:对现在艺术品市场较前几年低迷怎么看? 对未来发展怎么看?

郑优美:就像房地产, 股票投资一样, 有起有落, 很正常, 但不同的是, 古董是消失的艺术品, 有时全球只此一件, 一辈子也许很难再遇到同样的两件, 它的特别和稀有性比别的艺术品更吸引人,更有魅力, 好的古董即使在最低迷的时候也是常屡创新高。因为古董艺术品从来都是在无限的入场人数及资金, 在有限的古董资源下角逐。所以, 一直以来价高者得, 古董自古至今都是流向富裕的地方, 而随着我们祖国富强昌盛, 国富民强!大量消失海外的国宝都被国人收藏回来, 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 相信未来也会继续看到这样的现象愈来愈多!


-END-

图片

APP


  


·4.57亿
202130.84亿
GFAA 8 |  
100%7亿
 

作者:雅昌会员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