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华岳仙掌首一景,骊山晚照光明现,
灞柳风絮捕满面,草堂烟雾紧相连。
雁塔晨钟响城南,曲江流饮团团转,
太白积雪六月天,咸阳古渡几千年。
关中八景流传于周秦汉唐,逐渐形成于明清。由于历史的变迁,有的已成为历史的遗迹,都有丰富的历史古迹。有的是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之地,有的是帝王曾经幸游的地方,有的留有名人名僧的足迹,得到著名诗人的赋诗记胜。
西安碑林博物馆珍藏有《关中八景图》石刻两块碑(图为拓片一),由朱集义绘并题诗,碑面分为十六格,分别刻出八景画意,在每幅画旁注有简要文字介绍及七言诗一首,诗情画意,相映成趣,概括描绘出陕西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
此碑竖立于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为圆首方座,高283厘米,宽86厘米。由当时的河东盐使朱集义咏诗作画,高君诏刻字,杨玉璞刻画,晋文煜和赵斌立石。
另一块《关中八景图》石刻(图为拓片二),为清咸丰十年(1860)以武廷桂作画题诗关中八景的八条屏为底,由频阳(今陕西富平县)籍刻工樊东兴摹刻,竖长方形双面碑刻,现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院库房,暂不对公众展示。
董明江创作《关中八景图》条屏式,以历史文献记载而创作,构图完整,意境深刻,画风精美,情趣生动。每条屏精绘一景,用笔工细,刻画精巧,精心原创。题景落款均署“董明江”,每条屏对应题跋钤篆书阴文与阳文随形之印。自东向西的顺序将“八景”的内容依次呈现,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此套作品纵193厘米,横450厘米。高度概括出陕西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
华岳仙掌雄奇险峻,瑰丽壮观,是为关中八景之首;骊山晚照云霞如火,景色迤逦;灞柳风雪阳春三月,柳絮纷飞,似冬日雪花飞扬;曲江流饮则文人墨客汇聚一堂,执杯畅饮,快意非常;太白积雪终年不化,三伏盛夏仍白雪皑皑……这些抑或人文,抑或自然的景观,都是陕西大地独特地理环境与深厚人文底蕴造就的人类瑰宝。
董明江创作《关中八景图》是以上同类题材画作中尺寸最大、历史信息最丰富、具有艺术价值,实属“关中八景”艺术作品的真正代表。它的绘画风格有长安画派,漓江画派标志性的学术概念,严谨而细致地描绘了山川、建筑、舟车等形象,为研究关中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依据,也反映了新时代绘画的高超水准,极大地丰富了该题材的艺术创作成果。
人们可在欣赏《关中八景图》时会被奇特的想象,把人们带到千年之前,让此景的风貌所陶醉,更会被那里的文物胜迹而思绪万千。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