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细数珍藏 丨齐白石《盗瓮图》一幅

一、名家艺路历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94d9b70b5ae684b144bddadf78d6e582.jpg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湘潭。齐白石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齐白石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

二、八益藏品推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b101391cadc3448a31b3891abc4f6851.jpg

盗瓮图

齐白石  1947年作

尺寸:68.5cm×136.5cm

题识:盗瓮图。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丁亥年秋,寄萍堂上白石老人八十七岁。

钤印:齐白石、难如人意一生惭

说明:

此幅《盜瓮图》以毕卓的典故为画意,毕卓是北魏的一位宰相,为官非常廉洁。据说毕卓十分贪杯,告老后因无钱买酒,竟忍不住去邻居家中偷酒。有人批评他这种做法,他却说偷盗是他个人的事,而为官是否廉洁就要影响国家存亡。齐白石曾多次以此典故作画并题“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肯为盗,不肯伤廉”,由此可见他对毕卓这一人物的喜爱。图中的毕卓蜷缩倚瓮而眠,留发髻,面色微红,蓄长须,颇有官者遗风,空酒提横倒在地上,人物衣纹、歪斜的酒瓮和酒勺都透露出醉倒朦胧的意思,有着谐谑之趣,酒吊子上的一串铜钱点出“宁肯为盗,不肯伤廉”的主题。白石老人身逢乱世,两袖清风,以此幽默轻松,惟内含深层的作品,兴画家看透世态后所抒发的叹谓。

三、收藏家为画作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png/202205/e4c02f0f5f2197e8fd45f8bb21ff3c44.png

宰相归田

王学茂

朝廷重臣一品官,

解甲归田亦醉仙。

身倚桶酒囊中涩,

顿感苍凉苦饥餐。

END

作品来源:王学茂先生个人收藏

作品出版:成都八益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编:《师古人——王学茂书画收藏集》(卷一·中国书画精品人物),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年9月,P066。

作品版权:归王学茂先生个人所有,仅限交流学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dd0aff2a71a2618fb8850d4592e1c18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205/8b03f438647d4cf277375b8642d1d806.jp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