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画家艺路历程
蒲华(1832—1911),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号胥山野史、胥山外史、种竹道人,斋名九琴十砚斋、九琴十研楼、芙蓉庵,夫蓉盦、剑胆琴心室等。浙江嘉兴人,晚清“海派”画坛具有创造精神的代表画家,与吴昌硕、何汝穆、徐新周友善,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
蒲华出身清贫,刻苦自学诗、书、画,师承陈淳、徐渭、郑板桥风格,借鉴近世浙东画家林璧人(蓝)、傅啸生(濂)、姚梅伯(燮)及赵之谦,曾跟著名词人与画家范湖居士周闲学画。其画气势磅礴,可与吴昌硕媲美,善用湿笔,水墨淋漓,光彩照人。善花卉、山水,尤擅画竹,有“蒲竹”之誉。蒲华晚年,笔老墨精。其书法,淳厚多姿;其绘画,燥润兼施,苍劲妩媚。尤喜画大幅巨幛,莽莽苍苍,蔚为大观。所作山水大轴或册页,虽多为山居、读书等传统题材,但布局新颖,风韵清隽。
二、八益藏品推荐
蒲华 雾山翠竹
设色纸本 1893年作
尺寸:68cm×134.5cm
题识:山路苍茫风日晴,相逢溪上话幽情。地多水竹琴宜鼓,水气空明竹气清。癸巳长下仿梅道人,作英蒲华。
钤印:作英、蒲华
此幅《雾山翠竹》画面疏密、虚实、干湿、浓淡相辅相成,朴厚且灵动,给人以一种沉郁醇厚的气息。画面近景描绘了一位素衣文人挟琴而至,以及立于小桥正恭候友人到来的主人。作者用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人物之形态,衣着简洁素雅,予人一种“高古”之感。画面气氛安静闲适,宛若行至某世外桃源,幽静淡雅,清新脱俗。环顾四周,是一片葱葱郁郁的竹林,错落有致,竹林顶处以焦墨绘出几簇竹叶,以浓破淡,层次尽显,足见蒲华作画之细腻。远处朦胧的竹林与依稀可见的远山,均是以粗笔淡墨勾勒而成,辅以重墨点苔,在浓淡对比之中尽显远山之气势。就远景而言,远山的点苔略显夸张,却不影响画面效果,或许正是这厚重的点苔将这淡雅纯然之境烘托得如此完美,无一毫粗鄙纵横之气。
三、收藏家为画作诗
柳荫对奕
王学茂
峰拔水渊矗云端,
倒映碧波亭阁间。
高仕对奕互盘坐,
柳荫蔽处鏖战酣。
END
作品来源:王学茂先生个人收藏
作品出版:成都八益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编:《师古人——王学茂书画收藏集》(卷三·中国书画精品山水),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21年9月,P047。
作品版权:归王学茂先生个人所有,仅限交流学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