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我与段君准备好了《红光亮+黑白灰》的山海美术收藏展之后,我们打算在2022年10月份推出第二个展览,从年初就开始汇总资料,研究理论的主线方向,目前还在路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我在汇总时期的一条线索,我觉得这事应该聊聊,于是加了一个副本线索。让新生代练练手。
———— 上级领导
首先我想先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谈这句话,什么时代?春秋,这一个极为不稳定且一切规矩尚未成型的野蛮年代,所有的一切都不能用后世的观念来看待,所有的道德或者其他我们共同默认的观点在那个年代都尚未存在,所以我认为孔子说为女人与小人难养也,其实不是字面上的难养,而是指这两者是当时的变量。
什么是变量?也就是方程式中的x,1+1=2,那么1+x=?,x就是变量,就是这个导致结果不可估的原因。为什么我说是当时的变量,因为春秋这个本身就极为不稳定的时代,因为这些变量的存在而变得更加不可估且各种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朝代可以因为一个女人毁灭,而王位也可以因为一个小人迭代,所有的一切都因为这两个变量而发生巨大的改变。我要说明我所指的变量在这里绝对不是一个贬义的词汇,也不是说男人就没有存在就无所谓,是因为当时特有的时代背景造成了女人和小人能够造成的影响,有时甚至大过军队和战争。
所以接下来我一点点举例分析来说明为什么我会得出这种结论。
先说说女人,一个女人这一辈子在那个时代拥有的身份不多:
母亲
姊妹
女儿
妻子
首先要说明因为读春秋基本都是王公贵族的故事所以这篇文章不考虑普通人这一大类,提前说明勿杠。再说说为什么要说这些身份,是因为在王公贵族的身份背景加上封建王朝的时代背景下,这四个身份的能量是不可小觑的。
那么根据时间线首先我们先来说第一位母亲,是谁?邑姜,也就是周成王与唐叔虞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太公的女儿。为什么要提到她,在我个人看来这个女人绝对配得上一句难养也,但是是褒义的,为什么这么说?
在成王桐叶封唐后,直接拍板子决定要和小儿子一起去唐国,而不是留在周朝首都安安稳稳当太后。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个女人"难养",因为这是一个坚定并且聪慧的女人,当时的周朝类似于新中国刚成立,哪儿哪儿都缺人,人才都分散到各地去治理地方了,唐叔虞虽然聪慧有潜力但毕竟年仅十二岁,他需要一个能够扶持他的人,邑姜当时站了出来,在征求了大儿子(成王)的意见后随小儿子来到了唐国,按照姜太公治理齐国的办法治理唐国,因为唐叔虞上任的时候携带了商朝旧民,也因此唐国也就成了一个周人、商人和夏人混合的一个国家,不搞人种特权不搞人种歧视,商人、周人和夏人只要住在唐国就是唐国公民,挑起民族矛盾是要进局子的。唐叔虞与邑姜也因地制宜的治理国家,不强求耕种不强制更改民族习惯,并且因为地处戎狄、周朝之间,开放通商不封闭实行贸易自由,促进贸易发展,让戎狄能吃饱穿暖的同时保持和平,后来的晋商也就因此而来。在现在看来这种治理之道甚至远超清朝,但这就是公元前1033年的唐国,也就是后来的晋国。
来源:山海美术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