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春山吟赏

春泉吐窈岑,夜雨通遥壑。

每同石势浮,时见山光落。

林影拂参差,苔痕留淡薄。

迷茫涨海中,谁挥神斧凿。

已开山下蒙,耐可幽人酌。

繇不愿甘肥,是以供藜藿。

地阻情自偏,聊从静者乐。

自获洗心徒,安知牛口怍。

馀滋动草芽,远润明花萼。

本源清若此,方思此一勺。

涓涓及江河,将拟百川学。

谓予言不信,君其问海若。

——明代·郭之奇


仇英(约1498-约1552),出身低微,初为漆匠,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业而画。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拜于周臣门下。由于其天资不凡,深得理法,人物、山水、走兽、界画,无所不精,在画坛声誉卓著。

仇英的绘画风格在“明四家”中最为多样化,尤精山水、人物,这与他职业画家的身份和经历有关。作为摹古高手,仇英曾长期客于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处,纵观历代名迹,并为项临摹古画。王世贞说他“于唐宋名人画无所不摹写,皆有稿本,其临笔能夺真,米襄阳所不足道也。”并认为他所作《上林图》“可谓绘事之绝境,艺林之胜事也。”可见,仇英在摹古上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仇英出身职业画家,但由于深受吴门地区文人绘画的影响,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多浸润着文人趣味,而以文人清玩为题材的绘画,在其绘画创作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一特定题材,对于我们探究仇英的创作思想、创作趣味,以及探究行家、利家交叉现象在艺术家身上的具体体现,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仇英虽随职业画家周臣学画,但为陈官和项元汴等大收藏家长期临摹古画,使仇英广阅博取,练就了过硬的艺术技巧和高雅的艺术格调,为其以后在绘画创作中自如地表达情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不同于一般职业画家的是,仇英画风逐渐转向沈周等文人画派。文征明《题仇实父画》云:“实父虽师东村,而青绿界画乃从赵伯驹胎骨中蜕出。近年来复能兼蒐二李将军之长,故所画精工灵活,极尽潇洒绚丽能事。此画运笔转趋沉着,盖又得沈(周)师所诲焉。”对其给予极高评价。晚明董其昌也指出,仇英的青绿山水画是李昭道一派的集大成者:

李昭道一派,为赵伯驹、伯,精工之极,又有十气。后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若元之丁野夫、钱舜举是矣。盖五百年而有仇实父,在昔文太史亟相推服。太史于此一家画,不能不逊于仇氏,故非以赏誉增价也。


《春山吟赏图》传明代仇英绘。此幅绘溪山胜景,高士游春,虽是青绿之作,不见富贵,唯有逸气绕耳目,学赵伯驹,仇英得其韵者。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几幅署款 “仇英” 的青绿大轴,都是学仇英的画者托名之作,然几可乱真。向时以为赝迹,少有刊布,今得见真面,亦可扩大眼界。此幅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


(传)明代·仇英《春山吟赏图》

绢本青绿,157.5x6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藏


-- END --

出品人丨王成业

编辑丨「私享艺术」全媒体运营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