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古画中的喵(最全版)

2015-03-29 00:00

  

  元代唐珙

  觅得狸儿太有情,乌蝉一点抱唇生。

  牡丹架暖眠春昼,薄荷香浓醉晓晴。

  分唾掌中频洗面,引儿窗下自呼名。

  溪鱼不惜朝朝买,赢得书斋夜太平。

  以下文章摘自王子今博客《猫的训宠史》

  关于猫的训宠史在中国不知道确切从哪个个时期开始,但是汉代通行识字课本《急就篇》中,有“虎熊犴狸猫貂狼”一句,“猫”是被明确列在野兽之中的。

  《周书》记武王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则是虎之类也。”明人季本撰《诗说解颐》正释卷二五也写道:“猫,亦虎类也”,又说:“熊罴猫虎皆可以供裘。”清人陈启源《毛诗稽古篇》卷二二也持同样的认识:“猫,非捕鼠之猫。”“猫者,虎类也。”看来,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周武王狩猎所得之“猫二”属于虎一类猛兽。

  清人姚炳撰《诗识名解》卷六说到“狸”的类种,有猫狸、虎狸、九节狸、香狸、牛尾狸、玉面狸等。其中有的似乎和野生“猫”有某种关系:“狸有数种。旧说大小似狐,毛杂黄黒,有斑如猫,圆头大尾者,为猫狸。善窃鸡鸭,肉臭不可食。斑如貙虎,方口鋭头者,为虎狸。食虫鼠果实。似虎狸,尾黒白钱文相间者,为九节狸。皮可为裘领。《宋史》:安陆州贡埜猫、花猫二种。即此是也。文如豹而作麝香气者,为香狸,即灵猫。南方白面尾似狐者,为牛尾狸,亦名白面狸。善縁树,食百果。《广雅》云:玉面狸,人捕畜之,鼠帖服不敢出。”这种“玉面狸”,据说是可以捕来驯畜,以防止鼠害的。

  传统蜡祭礼仪,包括“猫虎”之祭。这一礼仪直到相当晚近的时代依然得以沿袭。比如《旧唐书·礼仪志四》写道:“五方之猫、於菟及龙、麟、朱鸟、白虎、玄武,方别各用少牢一,各座笾、豆、簠、簋、俎各一。”《新唐书·礼乐志二》所列次序则是“虎、猫”。有人说,“猫虎”之祭,是因为“猫虎”是农田之害鼠和豕的天敌的缘故。“猫虎”之祭,应是进入成熟的农耕社会之后形成的礼俗。猫杀田鼠,是自然常识,从这一角度看,猫很早就是人类的朋友。但是我们不清楚这里所说的“猫”究竟是如虎一般野生,还是如后来的“猫”那样家养。

  自从“人捕畜之”,予以豢养役用,猫进入主人为其设计的生存空间,承担主人为其安排的工作职责,生活环境呈示全新的情状,身份和地位自然明显改易,于是性情也发生了变化。与“虎”同类的“猫”从离开山野,失去自由之后,事实上,它们渐渐失去野性,而养成了奴性。

  猫于是慢慢融入主人的生活,而逐渐受到宠爱,如开篇唐珙的那首诗中所述。

  宋 李迪 《狸奴蜻蜓图》

  宋 佚名 《富贵花狸》局部

  宋 靳青 《双猫图》

  宋易元吉《猴猫图》(局部)

  明 徐渭 《猫蝶图》局部

  明代 文征明 《猫》局部

  未知

  明 朱瞻基 《五狸奴图卷》局部

  清 八大山人 《猫石图》局部

  清 程璋 《双猫窥鱼图》局部

  清 任伯年 《猫》局部

  清 《宫廷十二美人图·捻珠观猫》

  清 袁江 《猫雀图》(局部)

  当代 刘奎龄 《猫》扇面局部

  当代 陈莲涛 《双猫图》局部

  近当代 张大千 《猫》(局部)

  当代 潘天寿 《猫》局部

  近当代 赵蕴玉 《猫》

  近代 赵蕴玉 《猫戏图》局部

  当代 曹克家画猫齐白石补蛙

  明 朱瞻基 瓜鼠图册页局部

  老鼠,乱入了

  图文来源:青年书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798手绘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