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消费主义的财富密码—坎贝尔罐头有多少种口味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人人都渴求着“财富密码”
资本的触角已然伸向每一个角落

就连曲高和寡的艺术也不再
是艺术圈里人和精英群体的专属 
而是借着资本的东风传入千家万户
摇身一变成了人尽皆知的大IP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作品
《坎贝尔的罐头》就是其中的代表

图片
美国   安迪·沃霍尔(Edvard Munch)  《坎贝尔的罐头》
1962年作   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个IP的品牌效应至今依然经久不衰
那么这股风潮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给了我们答案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消费主义思潮席卷美国
艺术作为商业宣传的手段
开始在人们目力所及之处出现

作为商业插画师的安迪·沃霍尔
自然不会错过这波赚钱机会

1955年,他受邀为邦威特·特勒
百货公司设计橱窗展示墙
而同时受邀的还有贾斯培·琼斯

劳森伯格等美国著名艺术家


图片
安迪·沃霍尔为为邦威特·特勒百货公司设计的Mistigri牌香水展示橱窗

然而,与安迪·沃霍尔不同的是
他们设计橱窗并不用自己的真名
比如贾斯培·琼斯和劳森伯格
就经常以“马特森·琼斯”的化名进行合作
似乎怕这种商业行为玷污了
他们先锋艺术家的形象

但是安迪·沃霍尔却毫不在意
他在橱窗上签上自己的大名
以此来大肆进行自我推销

全然无视艺术与商业之间的隔阂


图片

安迪·沃霍尔为为邦威特·特勒百货公司设计的Repligue香水展示橱窗


经此一役,沃霍尔在商业艺术的路上越走越远
1955年至1958年,
沃霍尔在I·米勒制鞋公司担任插画师期间
协助策划了当时最巧妙的市场营销:
就是通过图像重复的方法
强化产品在消费者脑海中的印象

这种方式对消费者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
也对他之后的艺术之路产生重要影响
至此,他开始使用类似的方法来吸引观众
并通过大众熟知的品牌商标作为对象进行创作

如可口可乐、坎贝尔罐头、香奈儿等知名品牌


图片美国   安迪·沃霍尔(Edvard Munch)  《可口可乐》


图片
美国   安迪·沃霍尔(Edvard Munch)  《香奈尔N°5

著名的《坎贝尔罐头》系列作品便在此期间诞生
但在作品问世后的首次展览中,
这个罐头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反而是在艺术界引起了轰动


图片
美国   安迪·沃霍尔(Edvard Munch)  《坎贝尔的罐头Ⅱ》

它冲击了当时美国以抽象表现主义
为首的精英艺术群体
并使人们开始反思艺术与日常的关系

以至于展览附近画廊的一位艺术品经销商
开始以戏谑的方式出售真正的坎贝尔罐头
宣传语竟是:“这些罐头比安迪·沃霍尔的便宜”

图片


就连安迪·沃霍都不得不承认:

“精于商道是最引人入胜的艺术”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成功塑造了沃霍尔
和他背后的消费主义观念
让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找到了新的落脚点

 如果说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有其标志的话
那么中世纪的艺术就是圣人头上的光环
因为艺术家受到神学和宗教的双重管控

文艺复兴的艺术则是镜子和凸透镜
因为自然科学为他们带来了光学、几何和透视法
而如今的艺术变为了电脑中的复制与粘贴
因为图像的传播为商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正如后现代理论家鲍德里亚所说
现代艺术“漂白了”资本和算计
 

关注我们

每天开启一个艺术盲盒

作者:达盛路·卡戴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