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编者按:斋馆印是文人喜用的一种形式,以文人书房、住处的雅称刻制的印章。书画家常用它与姓名、字号印相配盖于书画作品上。从宋代开始,历代文人均喜在自己的作品上钤上斋馆印,以示风雅和文人气节书卷气,元代赵孟頫有“松雪斋”印。目前见到最早的斋馆印,有唐代宰相李泌的“端居室”三字印,被称为斋馆印之鼻祖。到了明清,斋馆印在文人艺术家中非常盛行,至今依然不衰。斋馆的名称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起,如某某斋、馆、轩、楼、居、阁、室、屋、堂、院、庵、庐、台等。本期刊登昝金陵先生篆刻的斋馆印,并附有刻印随记,读来更有意趣。
一、一笔斋:此是我印谱中的第一方斋号印,为江苏省国画院周汉先生治,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先生擅写意山水画,故取白石老人法刻之。
二、醉心斋主:为江苏国画院著名人物画家盖茂森先生治,时为八十年代未,先生当时画作多用此印。记得先生参加全国大展获金奖的《老担新挑》,压角章用的就是这方印,该画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三、鉴古斋: 为著名书画家章炳文先生治,先生性倔、博学,其自创折笔隶书时为一绝。先生是亚明老的弟子,其画喜用长线为之。先生之父是装裱大师,店堂名即“鉴古斋”,先生感恩亦沿用于画室。我在刻此印时借鉴古人印意,线条上方圆结合,故略显古意。
四、笃信堂:为好友刘伟君治,此君温和忠厚之人,故治此印时以汉印白文,欲求平稳厚重之意。君特喜此印,故置于微信头像之用。
五、大石堂:为南京市书画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伟先生治,先生山水、人物、书法俱佳。先生较喜吾印,至此我为先生治印不下二十余方,其多用于书画之上。记得我为先生治印始于非典之际,那时没有数字手机,只能通过书信往来,交流印作。我请先生回信用毛笔书写,故收藏先生大信札数幅。
六、宁静轩:为好友治,此君不写不画,但好书画。因喜读书,故嘱刻此印,钤于藏书。刻藏书印需求工整也。
七、菊味轩:为著名诗人、书画家俞律老治。俞律老乃当今德艺双馨之艺术家,出版有“菊味轩诗稿”数册。其又是戏曲票友,相聚时京昆出口,众人惊叹。时今俞老亦近百岁,记得我以汉砖为其刻的姓名印,俞老一直放在案头。另,十年前我为俞老刻“九九翁”之印,至时方可用矣,在此恭祝俞老健康长寿再长寿。
八、石臼墨堂:记得接刻此印时很是纠结,句前三字横划多,印稿打了数十遍。为求印作效果,最后定稿在字的安排上,以前三后一,线条加上弧线和并笔。印成方觉可观。
九、二三居:又一头痛之句,上来就是五个横划,几易其稿不得法,放之放之。某日与朋友去一山庄游玩,大锅灶旁的柴堆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根根小树枝虽然摆放整齐,但其参差错落的韵味犹如印面的节奏,归后得此作也。
十、韵古楼:其印是为湖南岳阳同好所治,印面8x8cm。刻大印易板,故略参隶意治之。
十一、隐墨堂:该印治于2019年,印面6x6cm,为吾堂号,取汉印之风。在用刀上力求一刀线条到位,基本不复刀,走刀时手腕下力,轻重交替,以求线条的变化。
十二、无为轩主:此印章法取疏密交融与借笔和简笔,如印中"为”"轩"密,"无”"主”疏,"无”借"为"上一笔,"主”以一点为之。再加上界格,此印活也。
十三、永嘉堂:此印构图线条以直线为主再上曲线,直线、曲线奏刀上用手腕摆动求变化,意合古人称“舞力”之法,故得微妙之意趣。
十四、抱一斋主:每印每句,句句不同,如何合理构成印面是对刻印者的考验,又与求印者所交印石的形式相关联。如此印句,若刻长条印倒好布置,正方形印石颇费周折。为求印稳,把前三字加大,主加长,在线条上也必须要有变化,这样印的效果方能显出。
十五、霜叶楼主:为江苏省国画院著名人物画家王野翔先生治。白文印线条忌呆板,故在用刀时有些线条刻意出笔,加之线条的粗细变化,把"主"字放在左下角靠边的地方,增加全印的平衡。
《印学联盟》为长三角美术家网开设的主题专栏,专栏由“印学杂谈”、“篆刻欣赏”、“创作点评”、三个子栏目组成,旨在通过大家的参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篆刻艺术,为推进挖掘篆刻艺术的发展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篆刻欣赏》印人简介:昝金陵,笔名五石,篆刻师从孙少斌先生。1985年入江苏省国画院进修,师从著名山水画家宋玉麟先生。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画展并获奖,出版有《昝金陵山水画集》三册、《昝金陵篆刻集》二册,省市级电台电视台均作过专题报道。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画家、南京市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编辑:为民
主编:根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