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名家 || 治事当有序 学书会其通——简论朱敏的书法艺术

有联云:“治事当有序,读书会其通。”我认为,不只是读书要“会其通”,学习书法“会其通”亦是极为关键,是学书成功之根本。朱敏书法所取得的成就,显然得其融通互会,自成一格。

图片

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都》

历代有成就的书法家,一般都是诸体皆擅,独标一二。朱敏就书法本体而言,正、草、隶、篆皆有涉猎,甚至对“现代书法”也表现出强烈的艺术造型能力和良好的艺术感觉。小楷和行草最能代表朱敏的书法成就和艺术个性。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小楷。写好小楷是非常不易的,特别是在当代。古人云:“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我认为,书法发展到当下,在我们已经远离“软笔”,甚至将要抛弃笔的时代,小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位书家是否专业、功底是否深厚的标尺。因为,小楷对古代书家而言是一种日常书写,或许不足为道,而当下在楷书逐渐处于“边缘”书法之境,则显示出对书法基本功把握的深度。当然,小楷最难的是要能写出一种才情、一种灵性。朱敏的小楷,有宋人的端秀、唐人的法度、北碑的稚拙,更有魏晋人的古雅和厚重。在朱敏的小楷创作中,充分体现出其“通会”的艺术能力。结体呈扁方形,重心在下,给人以稳重古朴之感;线条虽爽洁、明快,起笔时有露锋,但行笔却全用中锋,丝丝不苟,没有唐人之后过多的转折、提按;笔势多取横势,故能在古朴、厚重中增添一种飞动之态。

图片

自书《题画诗》

我认为,朱敏在书法创作中最大的成就,也是最能表现其“通会”之才的,当是他的行草书。可以这么说,朱敏的行草书所表现出来的“通会”之力、艺术之才,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是少见的,甚至可以说,对他在这方面能力的研究,对于当代书法如何深刻地把握继承、创新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图片

石城钟阜联

对朱敏行草书做深入、全面的观察、研究后可发现,朱敏对传统有过全面、系统的继承,可以从其书法中看出历代诸多书法大家的艺术语言。不过,非常特别的是,朱敏将自己书法的主体风格定位在张瑞图的艺术形质之上。对张瑞图的取法,应该说是大胆的,甚至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张氏并不是书法史上的巨匠级人物,其最为成功的原因是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张瑞图的成功和不足都源于其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中国传统中“中锋用笔”这一最高也是最基本的用笔准则,他大量地运用侧锋,竟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这也是其书法的魅力之所在。朱敏巧妙并大胆地采用张瑞图的用笔方法和结体,在雄厚的传统笔墨基础上,糅合了张氏的侧锋取妍,加之创作上独特的艺术处理,给人以线质雄秀华滋之感;在结体上,他将张氏有时略显局促的结体打散,产生出一种纵横捭阖、气势畅达俊迈的艺术效果。更难能可贵的是,朱敏能娴熟地运用墨色变化,使作品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图片

三色溪声联

我们说朱敏书法的这种“通会”之力,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是相对于传统及当代对继承和创新的不同概念、诠释而言的。书法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其自身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朱敏遵循了这种内在的发展规律并获得了成功。(附图为朱敏书作)

图片

杜牧《题元处士高亭》


图片

苏轼《寒食诗》

图片


来源:中国书画报


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转发仅为交流,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图片

作者:言恭达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