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11 14:59
事实证明,城市对建筑家的选择非常重要,他对提升这座城市的形象,以及城市的持续性发展有着关键作用。2004年10月竣工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所在地金泽市位于日本西侧,以宁静的园林和古寺而闻名,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取名的“六兼园”,是日本三大名园之一,金泽市有“小京都”之美誉。然而在离日本的现代文化中心东京有一个多小时飞机行程那么远的地方,决定建一座能够吸引世界目光的当代美术馆,需要有非凡的勇气,特别是在当今日本经济萧条,所有美术馆都进入严冬时代的今天,是让人不寒而懔的话题。然而山田市长同意在金泽市最显要的位置划出了一块地,即以金泽大学原来附属小学所属的基地建造一座当代美术馆,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冒险。
有秩序的解构
美术馆是一个非常低矮的圆形建筑,像一个UFO落在金泽市的中心地带,建设共花了4年时间,自从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SANAA中选这个项目,就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其建筑模型已经多次参加日本和海外国际性展览。
这个在美术馆建筑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造型,外观是一个直径为112.5米的正圆,而在一个巨大的圆盘上安置有大小、高低不同的立方体和圆柱体,显然是有意识控制整体建筑的高度,对于那些初到者好象遇到一个迷宫,因为面对的不是一个有着美术馆正门,等待来者的通常美术馆建筑,正是这个表里不分,展览室分散结构,所有的面都可以被认为是正面的美术馆,才引来众多的议论和聚集了无数好奇的眼光。
它从本质上解构了我们概念中的美术馆建筑,为了强调超级扁平和超薄的视觉效果,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把在功能上承重;而在视觉上成为障碍的柱子打散,将柱子变成森林。我把这种有秩序的解构称作日本式解构,这是相对于西方解构主义而言。
其实妹岛已经在古河综合公园的饮食设施这个建筑中,成功地首次实验了“柱之森”,在那之后的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大学学生中心方案又延续了“柱之森”的美学,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这一美学的延长线。圆形美术馆的外壁,是连续的玻璃幕墙,这种极限表皮取消正面的手法,是建筑的全新样式。
圆中方步
由于美术馆位于市中心,建筑家把它设计成像一个公园那样可以自由通过的建筑,所以在东西南北方向设计了四个进出口。建筑家认为,通过建筑把普通观众和现代美术加以链接非常重要,从而把美术馆设计成这个独特的圆形,它的亲和感吸引了众多的来访者,这足以证明金泽市找对了建筑家。
即使进入馆内,由于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室外风景自然融入室内,有着强烈的开放感觉,建筑体的存在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然而这些是为了让人们更多的感受艺术和城市的关联。从平面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都是大小正方形的布局,只有中间一个圆形展示空间起到聚心的视觉效果,然而有趣的是它是一个偏心的圆。由于展示空间都是由大小正方形构成,所以参观者在美术馆中移动时,并感受不到圆空间的实态,好象圆中行方步。
19个立方体的箱子林立在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中,像一个巨大的聚落,当观众穿梭在每个相互独立的展示空间中,出现在比通常的美术馆走廊更长和各连结口时,就像一个剧场在走场。初次体验在圆中方步,当然有人迷路,但没有人有怨言,因为这是一次激发想象力的快乐迷路。
这些立方体的箱子都有一定的比例,平面尺寸有三种基本类型:1:1、黄金比率、1:2,而天顶的高度为四种基本型:4.5、6、9、12米。看似随意的立方体箱子,而实际上有着严格的规范,这就是传统美术馆空间被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有秩序的解构。
作为展览空间的立方体的箱子,都是独立的存在,每个空间只展览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因此可以说是完璧的展出空间。虽然是群展,但是让人感觉是由连续的个展构成。美术馆主要以展览空间为主,其中还散布着各个公共空间,例如图书馆、演讲厅、餐厅和剧院,让艺术展览空间同时也成为市民们的公共交流空间。
美术馆内部的天顶和地面设计保持了极少主义的手法,除了色调和素材的高度统一之外,还将照明隐藏到玻璃后边。
建筑和景观结缘
当你身在建筑之中,似乎感觉不到建筑和景观完美的结缘,然而让我们回到最终的平面图上可以看到那些草坪和绿地,以及道路的走向都和圆形建筑有着一种优雅的关系。在通向美术馆的环道,是一些坡和小丘陵,在这些地形上行走有着一种身体感觉,还有室外一些金属座具也统一在极少主义的风格中。
由于建筑的采光和透明性设计,室内空间被柔和的光所包围。设计者为了不让巨大的圆形空间中部发暗,特别设计了四个“光庭”,在美术馆建筑中心部分的围墙也完全采用玻璃幕墙,如果俯视美术馆,可以看到用水和植物当做素材制作的艺术作品。在选择美术品时考虑到环境美术品对分围的创造,这种室内和室外景观的连续性,使得建筑和景观产生共鸣,从而留下记忆。
妹岛和西泽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各自独立,同时又共同组建一个设计事务所SANAA,俩人之间关系在外界看来是一个谜,既怎样合作和如何评价对方。妹岛和世曾在1999年广岛的一次演讲会上谈自己作品的时候,有人问她西泽立卫是怎样一个人时,妹岛回答说:像一个看不到形的有意思的人。那么妹岛和西泽有什么不同,妹岛认为西泽立卫比自己更理论一些。
妹岛和世是典型的工作狂,她每天工作到半夜十二点之后,次日上午十点左右起床,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她唯一的兴趣,妹岛自己承认建筑以外的兴趣只有购物。
此外,评论者大都忽略了现代美术对妹岛和世的影响,然而妹岛只承认她是在从事设计现代美术馆方案之后,才感到艺术的魅力,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在妹岛和世早期作品“森林别墅”(1995年)中,就可以看到俄罗斯构成主义对妹岛和世建筑平面的鲜明影响,而以后一系列的作品都有绘画和构成主义的影子。例如新作“梅林之家”就可以看出极少主义艺术对妹岛的影响。
妹岛美学在世界浮上
当2004年9月,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SANAA因为金泽21世纪美术馆方案,在第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获得最杰出方案金狮奖奖没多久,从瑞士传来消息,他们在Lausanne联邦工科大学(EPFL)学生中心国际指名竞赛中的方案获胜,然而竞争对手是世界明星建筑家:让·努维尔(法国)、赫佐格和德穆龙(瑞士)、OMA(荷兰)、扎哈·哈迪德(英国)等,这对于在东京的SANAA建筑事务所来说是极大的喜讯,除了先前完成的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之外,同时进行的大项目还有西班牙的巴伦西亚近代美术馆扩建项目,这在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生涯中也是难得建筑工程,我们看到妹岛美学在世界建筑界渐渐浮上。这反映了日本建筑设计的水准在世界建筑界的地位直线上升,日本当代建筑家的战场越国境,那是因为日本建筑家有着扎实的功底,以及在表面上看不出来的那种罗辑性思维。
然而妹岛美学最重要的地方是,她多次试图将普通的公共建筑营造出供人冥想的空间,这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如果说妹岛和世成功地将这种价值转译为当代语言,还不如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在妹岛和世的血液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那种白色、轻盈、透明、超薄等各种手法理解为是创造冥想空间的手段。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作者:方振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