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民国人物雕刻铜墨盒 体现文玩韵味和艺术气质

2014-12-22 15:36

  铜墨盒最早起源于清中期同治时期。据史书齐如山的《北京三百六十行》中记载:“刻墨盒始于陈寅生”。文物学家邓之诚在《骨董琐记》中也记载:“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推万礼斋为最先;刻字则始详于陈寅生秀才……时同治初元也。

  民国人物雕刻铜墨盒尺寸:长8.3cm,宽5.3cm(图片由商家提供)

  随着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硬笔的普及,毛笔逐渐退出实用书写领域,专为书法艺术而用,墨盒随之也较少有人使用了,更不会有人大量制作了。1940年代以后,铜墨盒便在实用书写的舞台上逐渐消失了。从铜墨盒的产生到现在,不足200年;而它的实用兴盛期,还不到100年。因此就其功能可以说,铜墨盒服务于近代,自身也辉煌于近代,是一种典型的近代文具。

  很多历史名人,包括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育家和实业家,都与铜墨盒结下不解之缘。近代以来的文物收藏名著,如邓之诚的《骨董琐记》、赵汝珍的《古玩指南》、孙殿起的《琉璃厂小志》等,对铜墨盒及其作者、经营者都有记载。所有这些因素,使铜墨盒具有了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收藏价值。

  民国人物雕刻铜墨盒尺寸:长8.3cm,宽5.3cm(图片由商家提供)

  此件藏品为民国人物雕刻铜墨盒,尺寸为长8.3cm,宽5.3cm,呈长方形。盒盖上的画面背景为秀丽的青山绿水,山水之侧隐映出一方古寺檐角,檐下一僧尼正躬身邀与一老者。画面雕工精湛、生动传神,人物与景色融为一体。此民国人物雕刻铜墨盒诗书画艺术与镌刻工艺俱佳,可谓气象万千,玩味无穷。盒上的书画设计更是体现文玩韵味和艺术气质。由于铜墨盒时代特征十分明显,铜墨盒上的刻文镌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价值,成为文人雅士和收藏爱好者们追捧和寻觅的宠珍。

民国人物雕刻铜墨盒尺寸:长8.3cm,宽5.3cm(图片由商家提供)

来源:雅昌艺术网-收藏-杂项收藏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