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7-17 08:23
轻,每张用手撕裂的纸张,都是独一无二的。
重,无数纸张的堆叠,让纸具有份量且坚固。
光,不同重量、不同角度,纸吸收光的程度也不一样。
变,不同温度、湿度,纸张卷曲,让作品瞬息万变。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7月16日,德国艺术家安格拉·格莱扎(Angela Glajcar)的首次中国大陆个展“空间撕裂”在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启幕。
现场呈现了安格拉·格莱扎标志性以纸张为媒介的雕塑,包括艺术家特别为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七米的挑高空间,创作的数件3米至4米的大型悬浮作品。和四个系列的新作:“盒系列”(Conballare)、“山火系列”(Montcanus)、“孔洞系列”(Terforation)、“撕裂的肖像系列”(Torn Portrait)。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安格拉·格莱扎曾接受知名英国雕塑家Tim Scott的指导,早期以钢铁、木材等材料进行创作,近年来则专注于使用纸张作为雕塑的独有材料。格莱扎称自己为“空间的书写者”,她用双手撕裂纸张构建形态,赋予这种典型的二维媒介一种全新的三维面貌,构筑出多重空间与光影变化。
雕塑里使用的单色纸,突出了纸张本身的质量、色泽、纯粹性,同时又跳脱出纸张细腻柔软的传统认知。格莱扎利用特殊纸,打造出笔直锐利的边缘、几何块面及延伸性空间,让造型富有节奏与变化,产生戏剧性的观看效果。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孔洞系列”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孔洞系列”(Terforation)一字源自拉丁文“土地”(Terra)和“孔”(Foramen)的组合,透过纸张的裂孔表现光影与空间。层层堆叠的纸形成大理石般的厚重感,光线穿过并折射在撕裂的边缘,在孔洞中产生了戏剧性的光影效果,创造动人的韵律感。
“撕裂的肖像系列”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撕裂的肖像系列”
100x75cm, 200g and 400g torned and glued paper on digital print, 2022
“撕裂的肖像系列”(Torn Portrait)是格莱扎2022年创作的全新系列,艺术家将“孔洞系列”的摄影图像数码打印,进行二次撕裂并拼贴纸张,呈现出不同纸质媒介的组合。
“盒系列”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盒系列”
28.5x38cm, Acrylic on paper, collaged Wenzhou paper, 2006
“盒系列”(Conballare)出自意大利语,使用温州皮纸。温州皮纸史称蠲纸,唐代起即已列为贡品,采用桑树皮为原料,纸质韧性较大,且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由于纸纹特殊能够打造出独特的肌理效果,拥有一种古朴、残破的神秘感,纸张可做到薄如蝉翼而不破。
“山火系列”
安格拉·格莱扎个展《空间撕裂》展览现场,2022年,Bluerider ART上海·外滩
“山火系列”(Montcanus)为法语“山峦”(Montage)与拉丁语“火山”(Vulcanus)的结合,作品如同火山喷发的瞬间,将本因重力下坠的纸张,逆向创造出一种向上的延伸感。
德国艺术史学家、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馆长Andreas Beitin指出,“格莱扎的作品具有深层的思辨,她对于人类存在的课题提出相反的两个面向:动态与静态、美丽与毁坏、光亮与沉重、律动与安静。因为纸的本质,脆弱却坚韧,谁能想到平时所翻阅的书本及纸张,可以悬挂在高空、自由地飘浮。撕裂产生的漩涡状空缺,像是几何形状的隧道,毫无止尽地延伸,彷佛冰川或岩层上锯齿状的山脊与深邃的洞穴。安格拉·格莱扎的作品关乎我们所生活的空间、环境,并展现‘纸’在光线、动态、时间、声音中的多种面貌,如此坚韧又如此自由奔放。透过纸的颠覆构筑,作品在此成全超乎现实所有的想象。”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0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