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钟山石,本名钟卓。字山石,号超然居士,生于西安。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楷书鼻祖钟繇第72代嫡孙。山石先生擅长山水画创作,在艺术上将中国画水墨精神与西方绘画元素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其画作气势大,笔墨大,开合大。其作品有一种强烈的韵律节奏感,笔墨雄浑有力,苍润有致,色彩浓淡相融,开创了中国新彩墨山水画派。
此段文字摘自百度百科。
看得出钟山石是一位弥高志远的艺术家。因此,怀着崇敬的心情对他做了更深一步的访谈和了解。
钟山石近影
钟山石说,据其家谱记载自己是钟繇第72代嫡孙(钟繇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楷书的鼻祖)。其父也是个书法家,家中藏书甚多。受家学渊源的影响,他从小就爱写写画画的,7岁时,就已小荷初露尖尖角,在《西安晚报》发表了铅笔画《我是公社小社员》。成长过程中渐迷油画的绚丽,于是考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大学毕业后,恰逢油画市场相对低迷,天然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的钟山石早侵染期间,于是又画起国画山水。因其路正根深,生性豪迈,对中国画的要素了然于心,结合其深厚的色彩掌控功力,笔下山水倒自成一派新彩墨之风。
钟山石作画
钟山石做事爱琢磨,总喜欢想点创新的东西:“山水画从古到今画的人不少,但多为黑白水墨,千篇一律,未免单调。”自专注于画国画以来,他琢磨着将西方油画的色彩理论用在国画上。思索中国画的 “意、理、法、趣”,又不拘谨于国画的笔墨传统,关注现实环境,用其扎实的色彩功底,绘于其画中,使其山水作品造景和造境上都更具视觉张力。
钟山石《山里人家》
钟山石的画皆是他心中所想,融汇了其创意、人生经历与背景,皆由灵感所致,需要观者更多地去意会。“我就是凭直觉,不是一点一点推敲着画出来的。”对于自己的创新,钟山石笑称是“一堆黑白电视机里出了个彩电!让大家换换口味嘛!”虽油画科班出生,画过古典油画,但钟山石并不赞同彻底的写实主义。“要是太逼真了岂不是成了照相机了?那用照相机就行了,更真实啊,画画还有什么意义?画画就要发挥绘画特长,要琢磨对象蕴含的丰富内容,让画面体现出意境和韵味,这样的作品才能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钟山石《秦岭深处》
收藏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国家美术馆
钟山石平时喜欢听听音乐、喝喝茶、和朋友聊聊天、或是外出旅游采风,看似不经心,其实随时在培养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力和把控力。“人要有气质,山水画也有气质。我的画是我本人气质的展现,别人是没法模仿的。”在钟山石心中,山水画要有气势,所以他喜欢创作大尺幅的作品。加之,他暖色调和冷色调对比与融合把握巧妙,线条勾勒下笔处丰富细腻,呈现强烈的中式写实主义格调,比如作品《雄风》和《万里江山千古秀》即是如此,此两幅作品均收藏在人民大会堂。
钟山石《万里江山千古秀》
收藏于人民大会堂
钟山石认为:“中国的山水画到了一个瓶颈的发展阶段。画家多是在传统的范围内寻求突破,而中国山水画在宋代达到的高峰是今人难以企及的。现在没有当年那样的艺术氛围,艺术家的综合修养也很难达到近代以前大家的境界,所以简单模仿传统画法是没有出路的。”
他接着说道:“艺术创作要一头探求纯粹艺术的高远境界,另一头深入扎根生活,这样才能创作出既有艺术水准又有市场的佳作。”有人说,他开创了中国新彩墨山水画派。他却说:“艺术是开放的,百花齐放最好,人人都可以寻求艺术上的突破。”
中韩国际交流中的钟山石
中国画发展了几千年,大体以自我消费为主,要面向文化迥异的欧美等国,难度是相当地大。但钟山石的部分作品却被法国卢浮宫艺术中心和英国杜伦博物馆收藏了,这对他在中国山水画方面的艺术创作是莫大的肯定!
“对于中国传统画法和西方绘画技巧结合,当代画家中,我认为史国良、周思聪结合得就非常好。我还年轻,艺术的道路还很长,希望再过若干年后,艺术上能略有成就吧!”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许多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恐惧外界,声称不能放弃传统。所谓的“传统”其实在任何时代都是崭新的,都会在那个时代展现新的面貌,创造出独有的景象。
希望钟山石用自己的绘画语境,创造旧时代与新时代的链接天桥。
完
文中图片来源于画家钟山石,文为“添一境文化”原创。
转载须知
微信号须在公众账号“添一境文化”发文两天后转载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两字获取授权图片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