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内向·超越 | 樊洲 FAN ZHOU:以朴素之心对应事物



樊洲

FAN ZHOU


樊洲,(1953-)曲线交织画法的开创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全面系统的研究。对西方艺术理念有广泛了解。1992 年始,隐居终南山实修“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天人合一”中国文化理念。提出“物我相忘,因缘生发”的创作理念。作品有《彩墨山水》、《金墨交响》、《水墨氤氲》系列。


Fan Zhou,The inheritor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reator of the curly complex texture painting.


His search and pursu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was comprehensive, and he has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culture. Since 1992, he has an ambition to create the renaissance of Chinese paintings, and started to live in Zhongnan Mountains. He is trying to find out the truth through the study of legends of the Buddhism books and practice the method of “the harmonious of the heaven and man”,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world and emotion”. He stated out that we should bind and forget the subjects around us, and create with your inspirations from your destiny. He uses the rhythmic calligraphy methods into his painting, and creates his unique art style. And his works include 3 series: “the Colorful Ink”, “the Golden Ink”, and “the Water Ink”.






 齐物 


樊洲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在颠覆自己与超越传统的基础上,开始新的水墨探索之路。他最初学习传统,后又背离传统,进行水墨的实验与创新。与其他山水画家不同的是,他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山水之中,在终南山实修“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理念。


樊洲在绘画的同时,还坚持古琴和太极拳的习练,这使得他明白“回归传统”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新的生命与果实。他以“道”“气”为源头,以音律入画,开创了曲线交织画法,体验到了大自然的内在律动,以及物体的内在结构。水墨和宣纸承载的张力被他牢牢把握,而山水的审美经验则被他加以有效地延续。他在最终意义上实践着中国传统文人的自然观,他对“中国文化精神”更高层次的回归,在他作品中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


樊洲 山脉·文脉 520cm×700cm 纸本水墨 2017( 水墨氤氲系列)






樊洲:以朴素之心对应事物

采访人_ 于丽娜


库艺术= 库:您的早期作品《智者仙境》,以传统勾、皴、点、染之法,笔笔醒透,层次丰富,显示出您深厚的传统造诣。您的这种传统画法已进入一种非常成熟的境界,后来为何放弃或颠覆自己?


樊洲= 樊:我对传统绘画有全面的学习和研究,这种了解用了30 年的时间。后来知道一个画家如果沒有创造,画的再好,画到90岁,仍然是在学生阶段,所以才把注意力放在开拓新境上了。


樊洲 智者仙境 240cm×120cm 纸本彩墨 2002( 早期作品)


库:从《智者仙境》到《蜃景》,再到《流韵南山》等,您的画面经历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樊:探索实践之路很长,用了17 年。开始方向不明确,西方的观念与方法借用的多,经过多年反复比较实践、对照研究,才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很深奥的内容。2005 年开始回归中国文化精神,至2009 年才有所发现。


樊洲 龙蛇舞秦山 300cm×130cm 纸本水墨 2005( 水墨氤氲系列)


库:您的水墨语言经历了抽象的《彩墨山水》、《金墨交响》等系列,直至后来的曲线交织画法,能否谈谈每一阶段的风格特征,以及促使您每次风格转变的契机?


樊:1996 年《彩墨山水》系列已完全脱离传统范式,虽然已呈现了独特的风格,但后来我觉的太“洋气”了,放在世界绘画的大局里与众多色彩大师比,彩墨山水显的太逊色了。


《金墨交响》系列是2005年回归传统后的探索,这时已不再描绘山水的外在形貌,整个画面以书法的精神呈现。我4 岁开始学书法,还算有基础,所以在线条的洋洋洒洒中营造了气象恢宏的场景,分析其画面构成,无一处是山水外在形貌的描绘,已进入表达山水内在气韵的层面。


樊洲 蜃景 96cm×179cm 纸本彩墨 2002( 彩墨山水系列)


库:您的艺术似乎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到西方,再回向传统的过程。您如何看待东西方艺术的差异,以及它们对您艺术的影响?


樊:我的路子是由传统入手,有大量阅读中国历史文献的基础,20 岁以后才开始广泛涉猎西方文化,39 岁开始考察秦岭,隐居终南山才有机缘接触到释道经典文化,接触到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才发现了中国文化深微精妙的内涵。因此宇宙观、人生观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知道了万物一体,全体大用的实相。对那些西方文化强调极化表达的观念就淡漠了。


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您对传统的认识和表现,在早期和现在有何不同?


樊:中国文化标榜“中和”之境。 我早期对表相和个性的追求已成为过去,现在我希望用艺术表达一种“中和”之境,表达大自然内在静谧的实相。这种启示离不开巴赫音乐长期以来对我的影响。


樊洲 一阴一陽为之道 390cm×282cm 纸本彩墨 2006( 水墨氤氲系列)


库:您从1992 起便隐居终南山,您曾说——在终南山得天独厚的山水间,您真正意义上认识了范宽、李唐、王蒙等历代画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启发和对话?


樊:历代画师以整体的成就,建构了中国山水画成为一大宗,体系自圆,所以很难突破和超越。囿于表现山水外在形貌的范畴,只能以图像表现自然景观,而不能直指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春夏秋冬、风晴雨雪的精神实相。2009 年秋天,当我开始用开创的曲线交织画法表达山水的内在结构与律动时,才发现了山水画进入当代的新境!


库:在您面对自然进行“观看”时,是作为一个与自然完全对立的、无意识的观看主体,还是一个有意识的观看者?作为前者,是以自然和艺术本身的规律来支配自己的创作体系,而后者则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理性。


樊:“观道”和“入道”是不同境界!您所说的两者都在“观道”的层面,最多只是观察入微而已。我们修行的目地是放下小我,和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大自然的能量与变化,真正有所收获而应用于创作。这种境界換句通俗的话说:“不是我在作画,我就是画”。


樊洲 大山·硕果 300cm×420cm 纸本彩墨 2002( 水墨氤氲系列)


库:从早期到现在,您的创作一直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变革与创新。请问您将传统作为精神脉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体现,还是您有心经营、创造出来的结果?


樊:早期没开明,只会学习吸纳知识,见到喜欢的就专心去学。后来略有心得便去追求风格,力求个性表达。现在知道了大自然的浩瀚,个体生命的渺小,才提出“物我相忘,因缘生发”的创作理念,绘画于我成为生命的常态,用以表达当下此时此刻的心境。


库:您多年来立足于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精神支点之上,不断进行艺术语言创新和变革,面对传统中国山水,除了您这种在艺术语言上的创新和变革之外,您觉得其他和您同一代的艺术家还有哪些创新空间?另外,中国传统山水在今天的生命力还有多少?


樊:当代有少数艺术家也有将前人已有的传统技法或强化或异化或符号化用来经营画面,也具有异于传统的视觉效果,丰富了当代山水画创作。从个人创作的角度看也相当成功。但识者解读后仍感觉缺乏可持续开拓发展的生命力。曲线交织画法是绘画语言,它可以表达天下万物,开发空间很大,将来有缘者自会接续薪传,发扬光大。但最重要的变革是观念!即从历代山水画家表现山水外在形貌转化为表现山水内在结构与律动。这个开拓与发现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对艺术有诚敬心的人们会逐渐认识到其学术价值。


樊洲 天籁 360cm×148cm 纸本金墨 2010( 金墨交响系列)


库:古琴或笔墨是在传统的士文化阶层的土壤里滋长的,当代缺乏这种士文化的语境,您是怎样去传承笔墨和古琴的精神?


樊:虽然百年来西学在中国生根发芽,甚至于形成普世之态,但优秀高深的传统并未断绝,仍潜隐传承在少数人之间。这种传承需要缘分!


库:日本的流行书风和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等一大批艺术家都选择以“线”作为基本元素,是因为“线”本身具备东方禅文化在其中,他们是站在一种对立面来选择线。您的作品也以线性表现山水,这是否和您的隐居以及对禅宗的追求有关?


樊:上世纪美国几位抽象画家窥见、潜移、沿用了中国书法元素,这是有目共睹的。日本井上有一先生也是懂艺术精神的大师。


我割舍不下用线,是确认用毛笔在宣纸上呈现的线无与伦比。与其它材质呈现的线相比,它效果最丰富,变化最多,最能承载广袤无垠的精神内含。在中国绘画系统中,线的表达是其特点,它与中国文化另一载体古琴音声品质完全相同。曲线交织的线不强调勾画形象的功能,既有书法意趣又具物体内在律动表述的功能,或者说是固化在纸上的音乐,与传统的“线”的标准己经大异其趣了。


库:在老庄哲学中,有一种叫“无用为大用”,作画、弹琴其实都属于无用之学。面对当今这个功利的社会,你对无用与有用,怎么看待?


樊:大自然创造天下万物。无私!以朴素之心对应亊物。齐物!“天生我材必有用”!


樊洲 高山流水 520cm×220cm 纸本水墨 2010( 水墨氤氲系列)



山水秘境

——致观谛有缘者

文_ 樊洲


我的发言不引经据典,只愿与大家分享个人隐居终南山二十六年,在山水画研究创作中的体验,仅供各位参考。


1300 年历代山水画家未超越山水显象的表述


山水画在中国,经过历代众多文人的拈提,早已成为中国绘画系统的一大宗。可谓名家辈出,各领风骚。但以世界文化的眼界研究其发展,总会觉得有千人一面之嫌。历代画家,包括现在享有盛誉的画家,大多数都是在表现山水的外在形貌,几乎无有出传统格局者。


人生的三个循环体系

1. 物理系 肉身 低频律动( 限身内)

2. 气脉系 经络 中频律动( 身内外)

3. 信息系 意念 高频律动( 超光速)


李小山先生1985 年振聋发聩,发声“中国画的穷途末路”,他清醒地觉悟到中国绘画自圆系统的局限,障碍了开拓新境的可能。我们需要从中国绘画自圆系统之外吸纳、内化、探寻、拓展,从而有所发现,开创新境。


我经过对释道关于宇宙人生的拈提及亲身实践,觉知到山水画的改观与开拓,必须超越传统显象表述的形而下状态,才可能发现新境。


经过数十年实践,超越头脑,放下小我,使个体生命与大自然的律动融通,便成为可通行的门径,由此超越知识、学养、情感的局限,开发并达成感应灵性世界的能力。这种达成需要有过来人指导,正道修习,不宜盲修。


易中的地爻人爻组合构成了山与水的内在结构


通易的人都明瞭,易贯通了整个中国文化系统。“爻”最初是天地人三分阴阳成双成对的,后人简化为“一”、“乂”、“人”、“十”、“八”这五个符号。用“人”形“爻”连成地网,彼此交织为一体,就显示了以上画面,毫无疑问,直接用“爻”来结构画面是完全可行的。对山水内在结构的了知也是必须的。


天下万物 显读是形象 秘读是律动


众生内在律动处于低频时,眼耳鼻舌身对形而下的物体容易感知。虚灵者才有能力感知形而上的能量,对非物态信息有捕捉运用能力。外在形貌须内在能量的支配才可能显现行动变化,比如人体,离开了内在灵性的支持,便是尸体。


由观道至入道是走出传统格局的门径


宗炳的“澄怀观道”可用作入门的提示。但须知“观道”和“入道”是两码亊,不在同一层面。我们需要虚下心来,专心于“为道日损”的功课,融身于山水间,实修体验山水不同时段的律动,直至与其契合。真正了解春夏秋冬、风晴雨雪是内在律动不同所致。描摹皮相的所谓写生,只能在门外徘徊,做些表面文章,无从生化。


古琴的音声品质、水墨线条的品质完完全全相同


我们知道,钢琴发声是一个点,发声之前给它的所有人文内涵,在发声之后是不可改变的。而古琴在发声之后,仍然可以持续的给它诸如长短、高低、轻重强弱、疾徐、虚实等等不同的变化,人文内涵可以延续的注入其中。这一点像极了中国绘画的线条,当然是指超越了勾画形象功能的线条。


用水墨表现山水律动 犹如是作即兴的乐曲与乐器演奏不同的是固化在了纸上


曲线交织是我们开创的绘画语言。曲线交织原本是音乐词汇。曲线交织绘画的流程就是一首即兴的乐曲,它承载了艺术家个体生命的整体信息并显现了“当下”的机缘与情境。与乐器演奏所不同的是,乐曲被固化在了宣纸上。


超越个人情怀局限 融入大自然的律动以中和之态 表达生命当下的流动


人类文化用许多词表述宇宙本体。大自然、自性、道、上帝、太乙、无极等等。大自然生出了天下万物,它是无私的。众生有私,以两分法二元论对应亊物,才有了善恶、对错、高低、大小等等偏见。以艺术载体表达极化情绪普遍存在。


当我们入道时便自然会消解知识的局限,深感个体生命的渺小,洞见大自然的浩大,认可宇宙间所有的存在,中国文化所标榜的“中和”之境就成为我们生命的常态。


当代山水画的新境界个体生命与全体同化进入大化之境


宇宙观,人生观的不同,导致了千差万别的人生,也导致了不同的艺术境界。当我们认识到人类生命境界的提升才是第一要义时,当我们超越了“表达个人情怀”、“抒写胸中郁垒”之境,融入大自然的律动,表达生命的流动时,自会呈现一个心无挂碍,自由自在,洋洋洒洒,气象万千的妙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既是“道”的显现,也是契入“道”的有效媒介。此即为“大化”之境。


樊洲 深水静流 245cm×125cm 纸本水墨 2017( 水墨氤氲系列)



以上为本刊精彩内容节选,欲了解完整内容,欢迎购买观看,现火热发售中。



作者:库艺术KUART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东方根性的当代生长》当代艺术系列丛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