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物修复专家刘博:做珍藏岁月的艺术匠人

2023-06-30 13:57

  在时光的拂袖间,古老的文物承载着岁月的印记,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光辉。然而,岁月的蹉跎与人为的破坏使得这些文物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悄然褪去了昔日的辉煌。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数文物修复学家于幕后默默奉献,他们扮演着一位艺术家、一位守护者的角色,恢复文物的灵魂与美丽。

  文物修复学家们用镊子和显微镜,以高超的技巧和匠心独运的精神,逐渐修复文物的断裂与损伤。他们仿佛是时间的倒流者,用一片片细碎的拼图,将破碎的过去重新拼凑,让历史的记忆重焕光芒。他们追求着极致的细节和真实的还原,每一次修复都是对历史的致敬,是对文明传承的珍视。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文物修复专家刘博,与他共同见证被破坏的古老文物在现代焕发生机之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8d6ff4348106404ffd514af98f58d08c.png

  刘博

  从小浸染在历史醇厚的艺术氛围里,刘博对绘画以及文物艺术品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当他站在窑址抚摸着残破的瓷片时,在庙宇里看着破损的北魏石雕,还有那些失去光泽、残破不堪的缂丝艺术品浮现于眼前时,他的内心五味杂陈,深感惋惜。年幼的他,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投身于文物修复事业,凭借自身的不断努力,毕业于中国八大美院之一---天津美术学院。经过系统的学习后,多方面努力,在老师的带领下,刘博毕业后专业从事文物修复工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7d3f5c118ca8fda6bb255b1f70b2b022.png

  刘博修复的文物

  工作十余年间,他修复的文物不计其数。其中2008年,他与众多年轻修复者共同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三星堆博物馆修复项目,修复破损文物19件。次年,他参与北大博物馆项目修复藏品明正统青花大龙缸。2010年他积极参与圆明园出土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150件文物在他手下得以重新焕发生机。工作后的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初衷,2013年当他得知有参与定窑文物保护的机会时,他踊跃报名,整理并修复定窑古陶瓷数件。匠心传承,文化守护。2017年,他还助力北京民俗博物馆修复珍贵文物。近年来,随着修复技巧的愈加精湛,以及对各地区文物不断的深入了解后,刘博开始接触海外项目,已与美国、加拿大等国收藏机构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刘博修复的项目逐渐遍布于世界各地,他感慨地说:“每一次修复都是他与历史、文化的对话。他很幸运能站在文物面前,倾听着它们悠久的故事,感受着它们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f30d3192b240f8662c46f5ba8ee2505f.png

  刘博修复的文物

  在文物修复时刘博注重细节和精确性。在他看来修复文物首先要还原器物的原始形体,具备其最基本的展示效果。形体的准确是其根本,刻划,印花,剔刻,模印,贴塑,捏塑等工艺,考验的是修复者对形体更深的认知,只有丝毫方寸间的捕捉,才能让器物真正活起来,具备灵动的美感。他细致入微地分析每一件文物的损伤程度,并运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恢复文物原有的美丽与完整。他的手法独到,恢复的效果不仅如初,还能让观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b7b6b240c607816581acaf6c1ca654d7.png

  刘博修复的文物

  刘博明白文物修复的意义超出了单纯的物质修复,更关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文物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一本永不翻篇的历史书。修复者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修复破损的石器、陶瓷或书画,更是通过文物的修复传递着历史的智慧、文化的血脉。他们以自己的双手和心血,将那些曾经默默见证着人类文明的文物,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让后人感受到前辈智慧的流淌。因此,他积极参与文物保护的研究与宣传工作,为大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社会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2015年,刘博参加(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研讨会--文物保护及学术报告。在会上,他与各地的专家们热切交流,分享了他在修复过程中的独到心得和技术创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cac058307439c6041d0fcd116ba4bed4.png

  会议交流

  除了会议交流,刘博还将他宝贵的业余时间奉献给了高校学生。作为文物修复领域的专家人物,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和对后继人才的培养责任。因此,他于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物修复相关讲座,向学生们传授他多年的文物修复经验。在讲座中,刘博以其独特的风采和亲切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们展示了文物修复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修复过程中的技术原理、材料应用以及保护原则,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分享,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物修复的意义和方法。讲座期间,学生们踊跃提问,与刘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他耐心解答了每一个问题,并鼓励学生们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文物修复事业贡献力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6/23cc50fe0f3590e818ed082fc7850102.png

​  讲座现场

  文物修复的不易与伟大,源于对历史的敬畏,对文明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责任。正是有无数如同刘博这样文物修复专家们的无私奉献,将古老的文明之光传承下去,让我们能够与过去对话,与未来共舞。他们是文明的守护者,是时光的见证者。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文物修复学者们的涌现。他们将继承古人智慧,结合现代科技与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修复天地。(文/张敬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