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张郎郎的展览仅仅讲美术是不够的,一定要讲当代艺术。但是当代艺术有很多的方面,唯独对张郎郎来说,不仅仅是他的作品,他的生命历程本身,已经活成了一件作品,成为一个传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朱青生在“原色的郎郎”张郎郎绘画艺术展现场,谈及已入耄耋之年的艺术家张郎郎。
2023年8月19日下午3:30,张郎郎绘画艺术展——“原色的郎郎”在中国美术馆3号馆启幕,出品人马冰,学术主持朱青生,策展人苏丹。此次参展作品时间跨度60余年,这些作品以⼈物肖像为主,或⼰或友。
艺术家张郎郎,秋醒楼画廊创始人马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学术主持朱青生,策展人、作家苏丹,中国对外展览集团总经理刘振林,中國嘉德董事总裁胡妍妍,北京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武,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王鲁湘,中央电视台前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等嘉宾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策展人、作家苏丹主持开幕仪式
展览学术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朱青生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凤凰卫视高级策划评论员、主持人王鲁湘致辞
中国嘉德董事总裁胡妍妍致辞
北京秋醒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马冰致辞
艺术家张郎郎致辞
留恋或纪念,对过去的挥手告别
“这些画是对过去的一种回想,也是对过去的一种留恋或纪念,但也是对过去的挥手告别。无论画中的人物,他们曾经多么精彩,但是他们的身影已经是渐行渐远。在画的过程中我有种淡淡的伤感。”对于展览中的人物肖像,张郎郎的言说充满了诗意。
展厅中的作品大多以种种绘画语言表现的人物为主,其中有张郎郎的自画像,更多的是张郎郎人生系列故事中的节点。每个人都象征着某一个时代的某一段故事,都是我与绘画人物之间内心的对话和对他的理解。我不是一个写实派,我画的是个人对人物的感受,包括自画像也是。”
自画像 2023年 布面油画 57X90cm
这次展览的新作品是画家一个偶然的机遇才开启的。“某个机遇需要画一张肖像,在画的过程中我发现画肖像比画‘小猫和女孩’这类得心应手的题材要麻烦得多,累得多,但是能挖掘绘画表现力,同时也在挖掘我自己的内心。所以开始了这条比较艰苦的路去画。因为是用我个人的方法来画,不是传统的方式,所以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萃取或者是锤炼。”张郎郎从新的尝试中开启了一条之前未曾表现的表述方式。
他认为自己的绘画是“新文人画”,不会与文学性割裂,并且要有故事和多层次的叙事,这样他才感到作品是厚重、舒服的。
从展览的线索和展呈的节奏而言,策展人苏丹认为不能脱离画家个体的生命历程,“张郎郎的经历,作品与诗歌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的呼应关系。他的作品有人文、历史发展的脉络,在这个语境里再去解读作品,作品的能量就获得了释放。”
海默印象 2014年 布面油画 100 X 75cm
作品介绍:海默好酒,那时和太太离婚,去了天津。其时海默年四十。他说:“林如海四十送黛玉, 现在我也把女儿送走了。”他家墙上挂着女儿的照片。那时他家是我的图书馆,他是我文学的引路人。十七岁的我画了一幅画送给他,他很高兴。后来该画下落不明,如今我旧画新作,再画海默自酌。
巴斯蒂印象, 2022 布⾯油画 100x80cm
内心独白,个人的疗愈
苏丹从艺术家个人的生命体验分析:“这次展览的作品是个体的内心独白。张郎郎的人生经历有过困境,并且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的。他的内心世界在这种状况下能够取得平衡,化解这些矛盾。绘画成为对个人的疗愈,所以画面反射了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作品有人文、历史发展的脉络,在这个语境里再去解读作品,作品的能量就获得了释放。”
《天地玄黄》、《挑灯夜读》是此次展览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展览从绘画风格来看,他受立体派、野兽派的影响,但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他把个体内心世界的微妙的变化表现了出来。所以展览是从个人的内心独白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他以猫为绘画对象,以生活中的朋友为对象,从这样的结构关系去看,最后一个阶段,风景豁然出现。”苏丹强调张郎郎绘画中的诗性,非常重要。诗性把非常沉闷的、愤怒的情绪举重若轻,有所克制。在作品中根本看不出大喜大悲,而是诙谐和幽默,这对人生有很重要的意义。他对构图、色彩中的微妙关系和复杂性有把握。表达了外在的表象,并不能真正的反映内心的世界,看上去可能很美的画面,有背后的隐忍和压抑。
天地玄黄 2018年 布面油画 205x285cm
作品介绍:“天地玄黄”是指我们生存于宇宙,万事万物共生,各有其位,画面中的女孩、花瓶、小猫、火苗、水果等等,其中有些一语双关,万物各有其位,互依互靠,相辅相成,与天地共存。
挑灯夜读 2017年 布面油画 100X75cm 私人收藏 展览现场
作品介绍:这里有种调侃的幽默,看起来此猫很有文化,半夜挑灯读书,还假装要写字。其实它都是为了书里的那瓶酒。
诗歌牵引,绘画映照诗性
“这个展览是诗歌牵引的,绘画映照诗性的状态,在有限的空间点到为止。熟悉他的人,对这个展览的评价是深刻的,他表达艺术和人的关系。每一个肖像都是具体的人,肖像背后的这些人的能量也会去影响空间的氛围。"苏丹同时也谈到展览的另一个面向,在中国美术馆更多的观众来看,展览的作品⾊彩鲜亮明艳,造型很天真,感受是不同的。
迷宫藏猫 2023年 布面丙烯 150X200cm
作品介绍:人生似乎一直在一个迷宫中,人们在探索寻找最佳路径。就像孩子在玩捉迷藏。北方称之为藏猫,其实猫很难听话,无法遵守游戏规则。在广义迷宫中,人或猫各有其位。各自在找各自要的,互相并不知道对方的思路。寻求在继续中。
焉知鱼乐 2017年 布面油画 75x100cm
作品介绍:这是关于庄子的哲学寓言:庄子和惠子在看水里游鱼,庄子说:“鱼很快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能知道鱼的快乐呢?”
"郎郎传说"新的开始
朱青生对张郎郎的记忆是1982年到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史系开始的,“发现有一个人的存在,从来没见过这个人,大家都好像叫家里人一样的说郎郎怎么样。我说何处有郎郎?最后发现,原来他是一个诗意的传说。后来见到他以后,发现他有个特点,只要说一件事,每次说的都不一样。我作为北大历史系的教授,对历史就有了怀疑。历史需要有人证、物证、旁证三证俱全,才能把事实说清楚。但是任何可以说清楚的此时,其实并不是此时,是很多人的记忆、编撰和希望。所以,所有的这一切加在一起,它就构成了一种传说,传说构成了一种叙述,就变成了郎郎。我们现在来看他的展览,要知道从这个地方开始,不是传说的结果。而是传说的新的开始,我刚才进去展厅一看果然如此。”
【展览现场】
【部分参展作品】
鲍里斯印象 2021年 布面油画 80x100cm
作品介绍:1965年认识了北大留学生鲍里斯,为人热情慷慨,和我一见如故。他的中文名字是郭翰伯,研究藏学。请我去他的北大宿舍聊天,给我听了当时流行的“披头士”我从来没听过这么好听、这么奇特的音乐。他给我转录的录音带,让我听得如醉如痴。
留胡子的姜文 2023年 布面油画 100x80cm
作品介绍:我和姜文第一次见面是八十年代在北京饭店。那时候他来找宋怀桂女士谈去法国拍片子的事。一来二去就成了老朋友。
青年徐冰 2023年 布面油画 80x100cm
作品介绍:我认识徐冰的时候,他在美院读书。我在美院《美术研究》编辑部上班。他时常拿一些木刻的小品给我,可以在杂志上刊登装饰,我们于是就成了朋友。1990年我们相遇在芝加哥,我那天喝多了,不停地给大家讲故事。徐冰微笑着静静地听。仿佛昨日。
没有艺术生命就此停止 2023年 布面油画 100X80cm
作品介绍:黄锐老弟,既是画家,又是《今天》杂志创始人之一。如今岁数都大了,黄锐锐气不减当年,依然独立特行,我行我素,把艺术当成自己的生命。
月色 2014年 布面油画 60 x100cm 展览现场
作品介绍:月色之下一切都非常美好。人和猫咪各有心事:人有人的心事,猫有猫的心事。
心儿在歌唱 2018年 布面油画 100X160cm
作品介绍:原本是一首电影插曲,表达相爱年轻人的欢快心情与美好感受,全在风云流动之中。明媚阳光照耀下,猫咪也开心。
【艺术家简介】
张郎郎,1943年生于延安,我国知名画家、作家、自由撰稿人。现居住于北京。张郎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此后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员、院刊编辑,美国康奈尔大学驻校作家,普林斯顿中国学社研究员,并曾在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教授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
展览:
1987年美国缅因州立大学举办个人画展
1992年美国加州桑塔克鲁茲举办个人画展
2011年北京798盛世天空美术馆举办“热情.红与黑”个人画展
2017年清华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一个文人的从心童画”大型个人画展
2019年北京举办“音乐与绘画的合聚”个人画展
2020年北京举办“诗歌与绘画的合聚”个人画展
2022年北京举办“美就是生命力”个人画展
2023年北京举办“枝条载荣——张仃、张郎郎、耿乐三代联展”
著作:
201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张郎郎画集》
1992年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出版《从故乡到天涯》
2004年上海新民文汇出版社出版《大雅宝旧事》
2013年中华书局出版《宁静的地平线》
2018年东方出版社出版《郎郎说事儿》
收藏:
张郎郎的作品被众多美术馆、企业及私人收藏家收藏:香港友邦集团,中国360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华帝集团,中国足球协会,凤凰卫视等。
【展览信息】
作者:裴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