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说起当下的紫砂壶收藏,顾景舟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也是紫砂爱好者最熟悉的名字之一。顾景舟先生是我国紫砂陶艺名家,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他的紫砂陶艺成就,被誉为是明代时大彬之后第一人,海内外赞其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顾景舟先生除了以紫砂壶造诣为世人称道外,他的各类名号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他自号壶叟、老萍、,又有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等别称,可以说是现当代紫砂大师中名号最多的一位了。
年少时从其祖母邵氏学艺,潜心磨练制作技巧,方二十便己身列紫砂名手之林。数十年来饱览历代紫砂精品,深入钻研紫砂陶瓷相关工艺知识,旁涉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考古等学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加上精练制壶技艺,蕴酿出其紫砂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而顾景舟对于紫砂陶传器鉴赏亦有高深独到的造诣。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台湾一些古董商家就开始收藏顾景舟的高档紫砂壶,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壶拿到手后,就请当地的高手,实仿实做3~5把高仿品,一起带回台湾。
当然,这类高仿品必须达到次真迹一等,原料、工艺、造型必须达到99%的相似度,甚至重量、印款几乎一致。这实仿实的东西价格亦不会很低,欺骗性极强。
▲顾景舟自怡轩印款
在1992年顾景舟去台湾访问讲学时,曾经遇到一把由一台湾大佬出示的高仿赝品,弄得双方都不开心。
▲仿品(左)与真品(右)对比
这件仿品尤其是壶底的刻款,虽极力模仿顾老的笔迹,但对比细看之下,就会发现区别。我们再来看顾老另一件鹧鸪提梁壶底的刻款,如下图所示,其书法、镌刻风格是一致的。
顾老的鹧鸪提梁壶,是陪妻子在上海看病时所做,当时并未携带印章。其印款,戴相明将家中所藏顾景舟仿鼓壶上的印款,用石膏拓下来,临时充作印章使用。这在顾老制壶生涯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鹧鸪提梁壶盖内景舟印
▲顾壶正常情况下景舟印
在熟悉这些知识后,下面这种鹧鸪提梁壶的款识,更是一眼假。
“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印章 真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的升温,紫砂壶收藏渐渐从文人雅士转变成普通大众,现已成为全民收藏。顾景舟大师的紫砂壶更是受到众藏家的争抢,最近很多藏友咨询到我顾景舟紫砂壶鉴别方法有哪些,那么除了专业的鉴定大师外,我想说真正了解紫砂壶鉴定的人很少。老陈今天在这教您顾景舟紫砂壶的鉴定方法。
景舟 鹧鸪提梁
1:顾景舟紫砂壶鉴定首先要看造型。
每个大师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顾景舟在每个不同的时期所制的壶造型都不尽相同只有了解顾景舟生平经历,清楚其发展过程才能真确辨认。年轻时先由方器入手,兼做圆器,随着其与书画界的交往,逐渐偏重光素器型的制作,最后是以几何形壶奠定其个人风格,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他还与名画家韩美林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合作制壶,为砂壶的发展注入现代美学概念。开创紫砂茗壶造型的新意境。他的代表作有:汉云、雪华、鹧鸪、提壁、上新桥、凤嘴壶、僧帽、仿鼓、石瓢、牛盖莲子等,其中牛盖莲子、鹧鸪壶获国家金质奖,僧帽、井栏壶获国家银质奖,并有许多佳作被国内外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
顾景舟·僧帽
不同时期的紫砂壶所使用的泥料有着不同的泥质,不同地方的紫砂泥料也不同,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胎骨坚致,色泽温润,色泽温润,是上好的宜兴紫砂泥料。
顾景舟1932年,在家从祖母邵氏学艺,始用印:墨缘斋、墨缘斋景堂制、景记、景洲、武陵逸人
1942年,印有自怡轩、自怡轩主人、得一日闲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曼晞、曼晞陶艺,并磨去"武陵逸人"印。
1944年,始用印:瘦萍、老萍、
1948年,始用印:荆南山樵、荆山壶隐
1955年,始用闲章:啜墨看茶
1984年,始用印:景舟七十后作,壶叟、
20世纪90年代,刻了最后一方印章:生于乙卯
以上是老陈整理的关于紫砂壶鉴定最基本的三点,顾景舟紫砂壶鉴定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鉴定知识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全面掌握,除了肉眼鉴定外还依赖科学仪器的鉴定,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如你有藏品困于出手,想找正规拍卖行进行拍卖,可与福羲拍卖行陈经理️️沟通。壹捌伍,伍玖贰叁,贰贰壹捌。有偿服务,非诚勿扰。所以,顾景舟紫砂壶鉴定还需要找专业的平台进行专业鉴定。以上是老陈整理的关于顾景舟紫砂壶鉴定的方法,希望能给广大壶友带来帮助。
紫砂壶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一、容量适度;二是、高矮得当;三、口盖严谨;四、出水流畅按目前我国南方人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饮,宜采用容量350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都只需一手之劳,所以称“一手壶”。
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失味,过矮则茶易从口盖溢出,大煞风景。煞风景的还有壶嘴出水不畅,几粒很小的珠茶,到得壶中,均变成大叶,易把出口堵住,此时需把壶嘴通一下为妙。现时作壶已根据饮茶人习惯,把壶嘴改成独口,使流水明显比以前通畅。
要求壶的口盖严谨,能使冲壶水于茶海而不致落入壶内,看来似乎与功能美关系不大,实际是为讲究卫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种种,都属功用标准
顾景舟 六方壶
顾景舟先生的紫砂壶创作,概括起来就是早年仿、中年创、晚年变。顾老的早期作品,基本都是仿制老紫砂壶式样创作,以方器居多。自中期开始,顾景舟先生开始带有鲜明自我色彩的创作,期间创制了十余种新壶形制,代表作有雪华、鹧鸪、提壁、僧帽、石瓢等。这一时期,顾景舟先生的紫砂壶多以素光为主,整体造型古朴端雅,壶身线条流畅灵动,色泽柔润内敛,具有雅韵深远、谨严与放跌兼备、雄健与秀美并存的艺术风貌。晚年时,顾景舟先生在紫砂壶创作中融入了更多的现代美学元素,对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再次进行变法。更重要的是将自己毕生总结的紫砂陶艺经验著述成书、讲座授人,对后世的紫砂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