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折枝,又称为“折枝画法”,是花鸟画的一种表现技法和取材技法。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得名“折枝”。
中美协会员 田怀良作品
“折枝”一词最早见于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对边鸾的评价:边鸾,京兆人也,少功丹青,最长于花鸟、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近代折枝花居其第一,凡草木、蜂蝶、雀蝉,并居妙品。
中美协会员 于诺作品
中美协会员 颜玉祥作品
折枝花鸟的形式起源于唐,发展成熟于宋,构图崇尚“简”,用局部为构图主题,总体上是以少胜多,以微见宏,充分体现了画家的形式追求和审美意识,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图式。
中美协会员 于涌津作品
中美协会员 萧丽作品
折枝花鸟画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追求“空”,无论在画面的构图、用笔还是题材等各方面都有所体现,这也是文人画与院体画的区别,历代文人们喜欢寄情诗画,远离政治,在诗画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操,以其独特的形式构图而表现出多样的审美情趣。
中美协会员 庄乾梅作品
中美协会员 李辉作品
因其运用灵活、结构多样,通过画面一角,往往能使人联想到画外更加广阔的意境,给人无限畅享空间,折枝画法不仅丰富了中国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力,也逐渐形成传统的中式简约之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