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毫无例外的都注重属于自己的文化生活,琴棋书画缺一不可。而文房用品正是这种生活的必然雅物。文房对于古代文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场所,所以,文房器物往往是各类器物中最受重视,制作最精美、最考究、最能反应主人品味、爱好、志趣的物品。玉饰的琴,亦为琴的美称。 南朝 齐 王融 《咏幔》:“每聚金炉气,时驻玉琴声。” 唐 常建 《江上琴兴》诗:“江上调玉琴,一絃清一心。”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字里行间无不寄托且不断凝结着千古来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政治理想,随着千年流转早已深深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还有用玉雕刻的琴棋书画,七弦琴等,是中国传统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其中也包括用上等和田玉雕刻玉琴,画画的时候用玉琴做镇纸用或陈设摆件,代表皇家贵族藏品高品位能用玉代表琴棋书画收藏,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
此【玉琴雕件】呈古琴状,子母口,半露七弦和徽。造型逼真,琢工典雅古朴。玉琴整体以上乘和田玉为材,玉质细润纯净。雕件作古琴造型,琴身七弦,构思精巧,素琴为体,置于案上,显素淡清雅之风,为难得一见的古代玉雕佳品之作。
“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由于其音乐的特质能顺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内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征,它含藏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古人喜玉把玉雕刻成琴表明对琴文化的传承和喜爱从中修身悟道的品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式,其文化寓意不言而喻,收藏价值和升值价值颇高,值得文人雅士倾情收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