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04年1月29日
2004年正月初八的清晨, 我们在梅里雪山苦苦等候了一周, 终于云开雾散, 梅里十三峰一览无余展现在我们面前, 那种震撼实在难用语言形容。此行付出的所有艰辛在此刻都觉得值了。我从1997年至2004年曾多次到过此地。
记得第一次去白马雪山是1997年的秋季,当时的满目秋色令我印象极为深刻;之后又有多次机会前往白马雪山保护区,有机会观赏到四季的白马雪山,这里也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滇金丝猴的重要栖息地。
春天的白马雪山,沿公路走过的4000多米的垭口,落叶松林是翠绿翠绿的, 那种原始森林的绿是都市人从未看到过的。 草甸里阳光明媚,山路上雪花飘扬。这种五月天见大雪的景象,令到访者无不惊讶欢喜,纷纷下车堆雪人,拍雪景。五月正是杜鹃花刚开花的季节,在皑皑白雪中,经常能看到一株怒放的雪山杜鹃,艳丽的花朵,翠绿的叶片,在白雪的衬托下显得分外鲜明可爱。我们驱车翻越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时,那满山遍野的大朵红杜鹃在白雪的飞舞中显得更加艳丽。五月天见大雪,真让人万分激动;我当时发着高烧,但却全然不顾,我们下车堆雪人,拍雪景,尽管单衣薄裤,人冷得直打哆嗦,却倾心享受雪山花海的浪漫。
夏季6月到8月,高山杜鹃绵延了约几十公里。这种被藏民称为“打玛梅朵”的花儿,云南共有250多种,迪庆就产149种,多生长在海拔2500米至4300米的亚高山和高山地带城后润子这些笑靥般灿烂的杜鹃花色各异,红、紫、黄、白、粉,山间美丽的杜鹃花和其他各种花卉团团簇簇,争齐斗艳,花潮涌动处鸟语声声,一片花海在蓝天白云、绿树绿草间点缀着恰到好处的动感。藏民族历史以来也就有野外赏花的传统,每适夏季踏青时节,藏民们总爱在花丛中支起帐蓬,烧起酥油茶,徜徉在花海中,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们,从海拔低处聚到山顶,对歌跳舞、谈情说爱。
秋季,落叶松林变成了金黄色,针阔混交林变成了五颜六色的,俗称“五花林”。行走于山间,人被树木包围着。那些树木大多是高高地矗立于山坡,呼吸间尽是翠绿的味道。此时,路在山中,反到看不到平原时常见的依崖而望,极目楚天的感觉。沟谷山坡上的树木黄绿相间,在光线的照射下变幻出无数种不同的色彩旋律,细细的水流蜿蜒地顺势流着,从容而温婉,一派清新怡人的景色。远处山顶的常年积雪在沟谷秋色的陪衬下愈发洁净,在湛蓝的天空下展现着她神秘冷峻的魅力。我们拍光了所有的胶卷, 而且老天爷也特别了解我们的心情,知道我们的胶卷拍光了,天气转阴, 并且飘起了雨点。
冬季的白马雪山则充分显示出大自然的严酷。2004年正月,我们前往梅里雪山,途径白马雪山,正赶上下大雪,我们出发的头天晚上已经下了一夜了,沿途的几十辆越野车在雪地上开了几个小时,还是到不了垭口,雪越下越大,树林里的树枝上都挂上了雪,最后,地上已积了半米多的雪,所有的车辆那一天都没有翻过白马雪山。我们这一车倒回奔子栏,走塔城,沿澜沧江河谷经维西到达德钦,逗留了近一周,才终于看到梅里雪山。
作者:罗小韵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