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红颜 骏马 男儿装-----从两个盛唐仕女骑马奏乐俑说起

 

 

唐朝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辉煌、最绚烂的篇章。盛唐时期的中国,文治武功,国力强盛,四海归心,八方来朝。亚非各国的使节、商贾、学者、艺人纷至沓来,云集长安。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融汇,然后又以崭新的面貌传向四面八方。唐都长安成为一座空前繁荣、开放的国际性大都市。

开放的王朝自然有着博大的胸襟。反应在女子着装上,其花样之多、工艺之精、开放程度之大为历代所不及。盛唐时期,妇女穿着性感、绚丽的服装,走出深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成为东土大唐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刘伯骥《唐代政教史》中说:“民间之游乐及贵族妇女之服饰,染有胡风,或骑或射,或著男装,或男女同郊游,同博戏,皆无禁妨。”《旧唐书˙玄宗杨贵妃》载:  “有游幸﹐贵妃(杨玉环)无不随侍﹐乘马﹐则力士(高力士)执辔授鞭。”张祜在《集灵台》中写道:“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在宫廷贵妇们的引领下,着胡服、穿男装、骑骏马在当时上流社会女子中成为时尚。

新近入藏的两个盛唐骑马俑,正是这一时尚的历史见证。两个俑均来自陕西西安,从造型、神态、风格、彩绘等方面分析,它们出自同一墓葬,在一支庞大的出行队伍扮演着乐手的角色。乘者面容丰腴,薄施粉黛,体态婀娜,均是女儿之身。其中一个双手持排箫(已失,疑为木制),举于颚下,嘴唇微嘬,作吹奏状;另一个双手举于胸前,作击鼓状(鼓为木制,已腐烂,马背留有安装木鼓的小孔)。细观两俑,头上都戴着当时男子常用的幞头,衣服却截然不同,其中一个身穿大红色广袖袍服,作男儿装束。另外一个着浅色窄袖短襦,外罩同色“半臂”(一种短袖女装),却是男女装混穿。同一支乐队的成员,同样是女扮男装,却穿出了两种不同的花样,唐代女子着装的自由化、多元化由此可见一斑

 

本文载于重庆日报2010.2.25品味周刊

 

 

作者:江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