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逸拍卖】极简美学:宋代瓷器的文化之美

宋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

两宋时期,陶瓷的发展达到了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高峰阶段。宋代陶瓷形成了一种颇具时代特征的审美文化,它们典雅含蓄、质朴内敛,极具东方文化之韵。这种审美特征的形成与当时的美学思想密不可分。宋瓷在造型上比例均衡,变化中有统一,符合形式美的法则,纹饰与造型完美融合,釉色崇尚自然。文章从造物文化(造型、纹饰、釉色)的三个方面对未代陶瓷进行考察,分析宋瓷是如何将“道器合一”的观念融入创作中的。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人们的生活得以安定,陶瓷手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重文抑武”的思想贯穿整个宋朝,对文化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斗茶文化的盛行,宋代十分重视瓷器之美,自然名窑辈出。宋代崇尚自然之韵,提倡“天人合一”的审美理念,艺术取之于自然,具有高雅、严谨的审美情趣,人们将这种审美特征融入到陶瓷生产中,宋瓷由此成为了宋代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宋瓷器型之韵

(一)器型的形态美

作品比例的和谐统一,是使欣赏者感受到美的重要条件之一。比例构成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匀称关系。纵观宋瓷各大窑系的作品,无不具有和谐、舒适的比例关系,变化中蕴含着统一,统一中又充满了微妙的变化,符合人们追求质朴与自然的审美情趣。

梅瓶与玉壶春瓶是宋瓷器型的典型代表。两种器型变化的弧线柔和、匀称,具有和谐的对称关系。梅瓶的造型特点是小口、丰肩、短颈,瓶体修长,造型看似简单,实则是“浑然相应”“宛然自足”的整体。丰肩圆腹的造型使其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玉壶春瓶与直颈瓶的造型具有严格的对称性与均衡性,瓷器秀气却不失庄重,符合结构性原理,正可谓“少一分则弱,多一分则过”。宋代多崇尚这种含蓄的造型,这与其推崇“韵”之美是分不开的。“韵者,美之极”,苏轼强调奇趣发之于平淡,认为这便是韵、便是美,并将这种美作为艺术作品的最高审美标准。由此不难看出,相比于唐代瓷器的华丽多姿,宋瓷更加注重审美的淡雅和余韵。

宋 黑釉刻花玉壶春瓶

(二)器型的功能美

宋瓷器型不仅具有形态美,更加具有功能美。在器型合乎比例的基础上,宋瓷将功能形态发挥到了极致。宋瓷当中壶的造型多种多样,但无论如何变化都严格遵循体现功能美这一定律。如北宋时期景德镇窑青白瓷瓜棱执壶,造型在转折变化之中富有韵律感,节奏清晰明快。但变化之中并没有降低其功能性,壶把与壶嘴角度符合人体比例和宋代人的使用习惯。瓜棱执壶被壶面的弧线分成多个小面,在烧造过程中,若采用大面积的圆面直接烧制容易造成变形等瑕疵,分成多个小面,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烧制成功率,不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这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

宋代制瓷工匠在造物过程中,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紧密结合,创造了无数兼有功能美与形态美的瓷器。比如磁州窑瓷枕,外形美观,且具有使用功能。它是宋代人的日常用器,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其结构与人头部曲线相吻合,充分体现了器物为人所服务的宗旨。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

(三)器型的自然美

宋代人崇尚自然,主张“身即山川而取之”,强调艺术创作要对自然山水做直接的审美观照。人们认为,自然界中蕴含着通往宇宙无限性的“道”。宋代匠人为了使陶瓷被文人士大夫阶层所接受,必然要使之与自然山水相契合,他们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将植物的仿生形态加以设计之后,运用到瓷器的造型当中,比如瓜棱瓶、葫芦瓶、橄榄瓶等。

宋 汝窑瓜棱瓶

瓜棱瓶的腹部由凹凸的弧线构成瓜棱式的形体,瓶口做花瓣式外撇,整体造型秀丽灵巧,是宋瓷的常见器型之一。其造型与瓜棱相似,但并不是直接的生搬硬套,而是经过了整体造型的设计考量之后,将瓜棱的造型与瓷器相结合,将自然美感与器皿的功能美感巧妙融合,体现了宋代人“取之自然”“大美不言”的审美理念,深受人们的喜爱。瓜棱瓶造型是宋瓷的经典,更是宋瓷器型之韵的完美呈现。
二、宋瓷釉色、纹饰之韵

在宋代各大瓷系当中,形成了官窑与民窑两大陶瓷体系。发展后期,一些民窑也具备了官窑的特征与技术,但就整体方向来看,两大体系具有截然不同的审美特征。官窑体系如堆脂莹润的北宋汝窑、华而不艳的钧窑、色质如玉的南宋景德镇窑等,这类陶瓷器皿儒雅温润,器表不做过多修饰。而恣意洒脱、活泼生动的磁州窑、吉州窑,以及南北民间窑系也是宋瓷的一大亮点。

宋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

(一)官窑重釉色之美

宋代的官窑瓷器走出了实用主义的窠臼,更加注重瓷器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官窑瓷器在这一时期品种繁多,烧造工艺不断提升,符合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同时更加凸显了宋瓷的美学价值。官窑瓷器在纹饰及釉色的运用上,形成了与民窑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官窑瓷器主要供皇家以及文人士大夫阶层使用和欣赏,宋代重文抑武的思想以及“取之自然”的审美理念,使得官窑瓷器极具宋代文化的精髓——质朴而典雅。

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宋瓷官窑多重釉色,釉料的配制方法得到了改进,由原来较稀薄的石灰釉变为浓稠的石灰碱釉,釉面呈现出一种乳浊的效果。汝窑在北宋时期成为盛极一时的官窑,进入了创烧“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天青汝瓷的阶段,烧造工艺经过不断的改良,汝瓷成为专供朝廷使用的御用瓷器。

官窑时期的汝瓷,器表不见刻花或印花的装饰,以原本的釉色和器型为美,器表多布满开片的蟹爪纹,体现出“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的审美境界。由于崇尚釉色的质朴与自然之美,汝瓷在烧制时釉面会形成开片,制瓷工匠掌握了这个本是烧制缺陷的技艺特征,加以创造和利用,提升了产品的形式自由度,在器型不变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官窑器的美感,开片也成为宋瓷的一大特色,与其简洁圆润的造型浑然一体,符合节奏与比例关系的形式美法则。 

宋 哥窑青釉菊瓣式盘

宋瓷官窑在釉色的运用上多以青色为主,追求如玉般的质感。哪怕是以窑变釉为主的钧窑官用瓷器,也是以天青、月白等素雅的颜色为底釉。由于原料中有铜的元素,经过还原焰烧制呈现绿或紫红斑,打破了青瓷的单调形式,形成了灿若晚霞的窑变之美。这种紫红色并未示人以艳丽之感,它给人带来庄重、典雅、和谐的整体审美感受。无论是秀丽素雅的汝瓷,还是绚丽多变的钧瓷,宋瓷官用器的整体风格均是质朴的,釉色多围绕青色做变化,风格浑然一体,是极具审美价值的瓷器典范。

(二)民窑重纹饰之美

宋代陶瓷生产的情况可总结为“官窑确立”“民窑林立”,虽然官窑器精美出众,但民窑烧造范围广、影响较大,因而被广大百姓所接受,民窑瓷器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民间生活的精神面貌,是宋瓷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窑瓷器的艺术风格集中体现了广大市民阶层和劳动者的审美情趣,对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瓷业在宋代手工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瓷器作为“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与生产量显著提升,这也使民间陶瓷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民间陶瓷的装饰题材大多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源自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体验与感悟,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也展现了人世间的风土人情,表现了宋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装饰题材不带有功利性,是作为人们对美的追求与领悟而存在的,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宋瓷中民用瓷的装饰手法十分丰富,按装饰方式可分为胎装饰、釉装饰、彩绘装饰、书法装饰,同时又有刻、印、划、戳、剔、贴塑、镂雕等技法,这些技法或单独使用,或几种结合使用,充分体现了陶瓷的装饰美与实用美。

宋瓷的纹饰极其多样,花卉是主要装饰内容之一,龙、凤、鹤、麒麟、花鸟、婴戏等也是常见题材。经过制瓷工匠的不断改进、技法的不断提升,宋代民窑瓷器的纹饰与器物形体构成了和谐统一的整体。

其中,北方磁州窑瓷器的纹饰主题突出、构图完整,具有自由奔放的特色,与官窑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磁州窑瓷器以白色化妆土为底,在化妆土之上加以装饰,再罩以透明釉。例如,白釉划花器的划花线条流畅,不拘于统一的规格,可以看出划花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的,充分展现了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产品形式的自由度得到充分发挥。

宋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

婴戏纹是南北瓷窑均爱用的纹饰之一,描绘儿童日常生活、嬉戏玩耍的画面很多,画面活泼生动、笔法简练,只用寥寥几笔便展现出儿童栩栩如生的神情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情趣。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民窑多喜用纹饰来装饰瓷器,主要原因或许是民间制瓷原料受到一定的限制,上好的瓷泥价格昂贵,只能供官窑使用。因此,为弥补制瓷原料的缺陷、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制瓷工匠便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由此形成了民窑自由洒脱的制瓷风格。

逸拍卖为收藏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古董·文玩 ·珠宝 ·艺术品的交易平台,具有全球拍、同步拍、放心购、精选优店、鉴定阁、逸拍学院等多个板块。诚信经营,放心购拍品第三方担保交易、国家权威机构鉴定。平台有严格的商家入驻资质审核,多重保障,放心参拍。

专业的咨询顾问一对一为您提供服务

本场更多拍品详请关注逸拍卖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1120/160586255912923680.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