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待拍“国宝”《雨花台颂》被指流失画作

  “国宝”级画作现身拍卖市场,作家后人却指其来路不明。   “这幅画是父亲傅抱石生前的作品,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其个人尺寸最大画作,艺术、经济价值不言而喻,堪称‘国宝’!”昨日,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中国著名画家傅抱石的儿子傅二石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还在江苏省国画院的库房里看到过它,但后来却流失到拍卖市场上,目前正面临再次被人拍卖的命运。   近日,作为北京某拍卖公司的重头拍品,估价上千万元的傅抱石巨幅国画———《雨花台颂》来到南京预展,引起了包括傅二石在内的业界人士极大关注。傅二石称,这幅《雨花台颂》就是他怀疑流失的傅抱石作品。据悉,该幅作品将于本月底在北京连续预展3天,7月29日进行拍卖。   “国宝”现身拍卖公司网站   昨日下午,晨报记者与北京某拍卖公司取得联系,对于傅抱石画作《雨花台颂》拍卖一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予以证实,但对拍卖估价数额表示不清楚。随后,在该公司网站上,晨报记者发现了待拍的“国宝”———傅抱石的《雨花台颂》,就放在“精品赏析”栏目的第一位,其另一幅尺寸较小的画作也赫然在列。   据拍卖公司介绍,其2006年春季拍卖会的精品,除汇集古代、近现代以及当代中国画坛大师、名家的优秀国画作品几百幅外,还有近百件明清官、民窑瓷器与藏传佛像等。其中,傅抱石的《雨花台颂》显然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市场号召力和经济价值由此可见。   在网站预展照片上,记者看到,《雨花台颂》是一幅巨型国画,画面以南京革命圣地雨花台为主题,通过周围苍松翠柏的陪衬,以及人物、花丛的烘托,表现了对雨花台的敬仰和歌颂,画上有“雨花台颂”的落款,另标有“一九六?年三月傅抱石画”的字样。   拍卖公司称,该画作于1960年3月,当年创作当年发表,整个画面气势恢弘,博大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是傅抱石山晚期山水画中最为典型最为完美的一幅作品,画幅尺寸为241cm×326cm,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傅抱石个人最大幅的画作。据悉,该画作发表于《江苏省国画院画集》,并由江苏文艺出版社1960年出版。据称,画上还盖有一方“大连图书馆藏”的收藏印章。   画家后人讲述“国宝身世”   “其实,对于这幅画作我一直都在关注,尤其是流失到拍卖市场后。”谈及此画身世,傅二石难掩遗憾,“除了此次现身拍卖市场外,1997年就曾差点被拍卖,后又几经转手,但主要都在南京一带。”   据傅二石回忆,1990年,他负责筹备父亲傅抱石逝世25周年纪念展,准备拿一些代表作品出来展览,于是有机会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库房,为这次展览挑选展品。他清晰地记得,当时,他在一只长条形木箱中发现了这张保存完好的巨幅《雨花台颂》,但由于该画尺寸太大,他就选了一张名为《虎踞龙盘今胜昔》的大画展览。   1997年,傅二石竟在北京一家拍卖公司的秋季拍卖图录上发现了这幅《雨花台颂》,尺寸什么的都一模一样。但该拍卖公司在拍卖前将这幅《雨花台颂》临时撤拍,此后该画便消失影踪。他到现在都不明白,明明在国画院库房看到的这幅画,怎么出现在了拍卖市场?近十年来,他一直在查找其踪迹。   傅二石发现,该画出现在拍卖市场后,从南京到了广州,而后又从广州回到南京,现在又被拿出来拍卖。对于此画是否真品,傅二石回答得非常肯定,他称从小跟着父亲作画,熟识父亲作画的特点和风格,其雄浑、豪放、大气的用笔,正是父亲饮酒作画的突出特色。   据悉,这张《雨花台颂》是目前发现的傅抱石生前独立创作的最大的一幅画,代表了傅抱石创作的最高水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从经济价值来说,它也远远超出以往傅抱石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所拍卖出的价格。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宋玉麟也曾表示,该画是傅抱石的好作品。   昨晚10时许,晨报记者与北京某拍卖公司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该负责人称,《雨花台颂》目前尚未估价,需先与有关方面平衡后方能作出;对其来源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根据拍卖法规定,一般来说只要委托人的身份合法,委托拍卖就可进行,至于江苏省有关方面的质疑,可以报案求助警方调查。

作者:李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