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写意画有“意象之诗”的比喻,始终把“意”放在突出的位置,重意境、意趣、意味、意蕴。优秀的写意画正如清代画家?南田所谓:“笔先之音,感人之深者,舍此并无书画可言”。人的精神气质和内涵迹化的写意画,必然有如诗一般的感觉。
王来文诚为当代青年写意花鸟画之翘楚,尚以最简洁的词语概其特点,窍以为不妨用清末大词家况蕙风论词之“重、拙、大”三字,颇为贴切。所谓“重”在于笔实墨沉,结体凝练;“拙”在于憨质抱朴,内含大巧;“大”在于气象恢弘,纵横有度。他的绘画语言紧紧凝聚着“笔墨”这一抽象美的内容,水气嗡郁、墨彩淋漓。远追徐青藤风神,近承潘天寿意绪。有情有趣,大而不空,繁而不窒,梦幻般的墨彩和时代气息,散发着一种明朗欢快、健康向上的情调。与旧的文人画不同,在他的作品中找不到丝毫的冷?和淡漠,而是扎根于现实生活中艺术的提炼和感受。
艺术贵乎创造,歌德名言道:艺术家一旦把握对象,则对象不再属于自然,艺术家以生命之汁液创造人化之自然。王来文喜用线来构织画面的结构,擅长用水、用色并参用干、破之笔与不经意的墨点,并吸收现代构成艺术加以强化,来描绘八闽大地特别是他闽南家乡四季常青、郁郁葱葱的蓬勃景象。其表现素材多是他自小熟悉的紫藤。鞭炮花、一串红、喇叭花、菊花、幽兰、新蓝、海棠等花草。作画每以成竹在胸,神情贯注,不拘陈局,通灵善变。凡经营虚实、齐正、疏密、动静、时见匠心独运,纵笔下推陈出新,流光溢彩,炫人心目。
紫藤是王来文笔下经常出现的题材。历代画藤名家辈出,风格各异,其中徐渭、吴昌硕、齐白石可谓高手,那交错婉转,力度内涵之美似已尽善尽美,而勇于探索,乐于探索的王来文深悟苏东坡“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理与豪放之外”的妙谛,在承仰雨露之后,不是抄袭重复他们,而是苦心营运出自己的画藤的特色,他力求在强其筋骨气势的同时,又特着意与线条墨韵的显现,使画面的壮阔之美中,又含细部精微之美,造成大而不空,不薄、不乏,远观近味均能得趣的效果,营造出一种??蓬勃的生机和清远高雅的气概。
众所周知,写意花鸟画作为传统绘画的品类,历史悠久,内涵丰深。如何在继承中创新,体现出清新健康的时代精神,而又不失优秀的精神和民族的气派,这是摆在当代花鸟画家面前的一个艰苦课题。王来文的可贵之处在于虽身处艺术界的种种喧嚣与盲目追逐时风中,尚能立定精神,尊重传统,不盲目求新,不?然尚变,从容扎实地走着自我创作的道路。他广泛阅读文史哲及中外艺术经典,探寻中华文化精粹,研习领悟传统绘画的精要,逐渐从“求与古人合”走向了“后与古人离”的境界。
王来文的画,为时代而创造,在写意花鸟画的领域里,向“重、拙、大”之美的方向深进,有大气象。从他的艺术里,虽能隐然感觉到徐渭、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前辈对他的沾?。然而,毕竟只能说那是充满王来文个性的艺术,他既不同于前辈,也不同于时人。广阔的艺术地平线在他前面展开,他会不停地向前走来。
作者:卢为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