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永乐剔红五老捧寿漆盘

明永乐剔红五老捧寿漆盘

  

 

  传统的雕漆工艺,相传始于唐代。制作方法是先在漆胎上涂漆八九十层,至一定厚度,待其未干透时立即进行浮雕。然后再烘干、磨光。以纯朱漆所雕者叫作“剔红”,而用“五色漆胎”所雕者则称为“剔彩”。品种有瓶、盘、盒、罐、橱、插屏等,主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天水、徽州等。明代兴“镶嵌”之法,至清代,雕、镶结合,更具特色。

  这件漆盘,为布胎,直径38厘米,通体朱红,背面描金细刻,包浆浓厚,明亮如镜。漆盘底内层署款“大明永乐年制”。还题有五律一首:漆亦最称古,雕斯曛事花。精工传永乐,尊器见祥荅。俛(俯)朵仰葩蔟,翻枝复叶斜。三生认时卉,一偈却无差。款署“乾隆壬寅新正御题”。按,壬寅为乾隆四十七年,即1782年。距漆盘制作年代又晚了三百余年,可见,是件流传有绪的珍品。乾隆一生作诗四万余首,此诗特为漆盘所题,表明他对此盘的珍视程度。

  漆盘的主图表现五老祝寿,五位仙翁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服饰整洁,福相毕现。有的手捧仙桃,神态虔诚,有的怀揣葫芦,内装灵丹妙药;有的手持如意,面露喜色,有的捧着宝瓶,瓶中散发缕缕之仙气,漫白空中,幻化出一个造型奇特的“寿”字,有的则采来蕙草,寓意祥瑞。人物比例精确,神情多变,衣褶流畅,呼应自然,显示出作者扎实的造型功力。背景为花圃,青松挺立,祥云缭绕,灵芝丛生,很好地衬托、渲染出贺寿的热烈、祥和氛围,具有浓郁的民俗审美情趣。

  需要指出的是,此盘背面四开俱为描金花卉,线条婉丽、流畅,笔力细劲、柔美,金红相间,愈显富丽堂皇,代表了明代漆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如此精妙绝伦的工艺技法,唯有千锤百炼才能得其真、求其美、获其韵、臻其境;唯有能工巧匠方能见此雕工、敷此色彩、成此大气。兼之漆器不畏水浸,耐得高温,轻巧美观,坚固耐用,留与今人品赏,实乃幸也缘也。明代著名漆工黄成在《髹饰录》中说,“又朱锦者,美甚”。这件明永乐年间的剔红五老祝寿漆盘,不独以漆质精纯、制作工序繁复取悦于人,更以剔刻用刀犀利、精准,深峻挺直,无丝毫拖泥带水之感的超一流雕工见胜。物以稀为贵,器以神为上,正佐证着精工出细活,巧思夺神韵这一艺术规律。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