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这套人民币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新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纸币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是文化瑰宝。
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第三套人民币是知识和艺术的结晶。票幅图案中蕴涵着人文、历史、地理、民族、文字、书法、美术等方面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着我国优秀美术大师罗 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邓澍等的艺术才华,凸显出吴彭越、鞠文俊、林文艺、刘国栋等老一辈雕刻家的艺术功底。其中五角券“纺织车间” 图、一元券“女拖拉机手”图、二元券“车床工人”图都是经典作品,五元券“炼钢工人”图被国际钱币界誉为世界优秀作品。收藏纸币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观赏纸币生动活泼、逼真传神的画面又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所以此套人名币具有很高的收藏意义及交易价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