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水仙瓣,传统名品。 清嘉庆年间在余姚高庙山发现,又名姚一色、余姚第一仙。与西神梅(无上神品 梅形水仙)、汪字(水仙瓣)同为本类代表品种。
特征:外三瓣圆阔而尖,紧边,质厚,浅绿色中略带黄色,有透明感。观音捧,大铺舌,舌上倒品字形三个鲜红点,五瓣分窠;花容丰丽,花葶细长,高15-20cm,可出架;花型大,直径约7厘米。苞叶玫瑰红色,新芽绿中带紫,叶片深红带光泽,叶茎细,中幅宽,叶尖尖,长30-40m,管1-1.4cm;芯叶香线脚,低叶螳螂肚,就是叶柄细长,叶腹阔,叶姿富于变化,植株高大雄壮。其长势强健,易栽植,易发芽,健花性。是春兰“四大天王”、“四大名种”、“四大家”中花色最为艳丽、花朵最大的品种,与宋梅并称为“国兰双璧”。
传说:关于“龙字”又名“姚一色”的来历,是以“余姚”地名嵌于兰花名称之中。《兰蕙小史》中说“嘉庆时出余姚高庙山,故又名姚一色。”《中国兰花》99年十、十一两期中鲁水良的《春兰龙字传奇》中,在解释《兰蕙同心录》中“龙字”的附诗中说:“高庙山头碧耸天,(高庙山是龙字产地,离姚城南约四公里)千岩龙脉拱于前,(千岩指四明山上的一奇观,又名千丈岩,龙脉指高庙山系四明山山脉尾端)灵根集翠争春媚,此是余姚第一仙,(这里的仙指仙女,至今仍流传着春兰极品姚一色,随仙女嫁皇作妃,随嫁的春兰被皇帝改名为‘龙字’的故事。”既是故事,自然不能当真。权作酒后茶余闲聊的谈资罢了)。
作者:张智永(志永)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