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岩壑奇姿》序 | 范景中:石头在中国成为艺术品


奇人 | 奇才 | 奇石 | 奇迹

保利艺术丛刊之一
《岩壑奇姿——吴彬〈十面灵璧图卷〉特展》
保利艺术研究院 编
定价:1380.00元


吴彬《十面灵璧图卷》
整卷全出版 题跋全释文
研究性突出 资料性丰富
视角多元 印制精美
范景中作序 5篇研究专文
结合中国历代赏石及家具
加入曾梵志、刘丹、展望、徐累、郝量重磅力作
一同呈现“今”“夕”的相互关照


石头在中国成为艺术品
范景中

石头在中国成为艺术品,被观赏,被描绘,被创造;石头的“自然智慧”与文人的“诗意智慧”融为一体,成为我们文化记忆的重要内容,这在世界文明中独标高格。

赵佶《祥龙石图》(局部)
现藏于 故宫博物院

石头原本是园林的装饰,但从唐代起,它的美学价值得到单独评价。宋人更是踵事增华,竟然使它像美色一样,以致倾城倾国。到现在我们还可以从宋徽宗的《祥龙石图》中一瞥它当年的光华。然而在文人眼中,文房石,尤其是米芾的宝晋斋砚山才令人神往。它的形状画在米芾挥洒的《研山铭》之后,不断地为人讲述。仅在1600年前后,就有孙克弘对它的描绘和《素园石谱》对它的传播,还有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二月五日,李日华的记录,他写道:
 
用黛笔描成,有天池、翠峦、玉笋、方坛、月岩、上洞、下洞等目。铭曰: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炼电痕;下震泽,(按,应为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米芾《研山铭》
现藏于 故宫博物院

李日华《味水轩日记》卷二

与李日华观赏《研山图》约略前后,吴彬为好友、米芾的后人米万钟画了《十面灵璧图》。这件作品以写实的手法从十个方面画一块奇石,构思之颖特,在中国绘画史上确然一大创举,大概独耀古今。图后有众多名家墨笔,最引人注目的是1614年董其昌的题跋。下面引述开篇的几句:

 
吴彬《十面灵璧图卷》(局部)
董其昌 题跋

宋时邵子有金木水火土石之说,与洪范五行差异。盖石得五行之秀,如仲诏所藏是已。余不获见此石,而吴文仲所画皆以孙位画火法为之;故灵光腾越,欲烛斗间;至于蜿蜒垂垂,当作水观;釰铓镵截,当作金观;昂藏森耸,当作木观;坡陀浑厚,当作土观。
 
董其昌以五行的观念论述此图。当然,我们也可以用禅宗的观念或十方诸佛观法来予以阐释。但不论如何,从《十面灵璧》问世以来,已渐渐地和《研山图》一道成了石文化的最重要图像和最重要的文献。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石文化似乎就是研究米氏一族所代表的传统,所形成的记忆。

因此,当代不少艺术家都循此传统来表达对石文化的记忆。刘丹是一位长期守护“石头灵魂”的画家,他以《触石兴云》为题,表达了往昔之石虽逝犹生。他笔下的一组组图像不仅是记忆石头的仪式,它们也表达了石头对当下的意义。

刘丹 《触石兴云》(局部) 纸本水墨 2004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眼中的世界之所以会有意义,乃是由于记忆的背景。徐累的《研山》直接使用了这种背景。他的神来之思让一条水平线把“研山”分成两个世界,下部的世界也许就象征着记忆的渊薮。在那里,对石头的记忆得以培植,得以唤起。

徐累 《气与骨——研山铭》 绢本设色 2013

然而记忆的世界也是变形的世界,对记忆的消化、对记忆的抉择,都对记忆的赋形无比重要。曾梵志的《残雪凝辉》隐喻了记忆的不断变形的本质。它用一种与《十面灵璧》貌合神离的视觉关联,显示出对往昔的记忆碎片也能是一种文化创造。它通过社会的建制、日常生活的仪式和空间的界定,让艺术成为创造记忆的媒介。简言之,他的石头在无言中独歌,在无言中创造记忆。

曾梵志 《残雪凝辉》 手工纸·综合材料 2016

看过这几位艺术家的作品,再回顾《研山铭》和《十面灵璧》,我们对石文化的传统性记忆,似乎既被创造,也被瓦解。不觉当中,我们受到了另一个记忆引力的影响,这就是艺术家自己的集体记忆;它由当代艺术不成条文却有制约框架的限定,并决定着艺术家技巧和修辞手法的使用。郝量的艺术修辞就再一次运用了“存在之谜”的艺格敷词。他的《万万石卷》把过去与现在合并,抹平时地的差异,让赏石家所珍爱的历史名石一一现身于当下,既敲响了记忆的精髓,又转身成为历史的对立。

郝量 《万万石卷》(局部) 绢本重彩 2012

展望的《假山石》更是借机提出了一个逼迫观众不得不思索的问题。他展示的不是石头,而是一件不锈钢的替代品,以立体的形态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把本次展览的当下意义严肃地直陈在我们面前。

展望 《假山石No.60》 不锈钢雕塑 2006

美国历史遗产研究学者David Lowenthal(1923-2018)写过一部书,名叫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讨论了往昔在塑造我们生活的作用,抨击了美国和英国庸俗化地“复活往昔”的观念和企图。我猜想,这次展览把吴彬的杰作与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联袂展陈,就是一种对庸俗文化的抵制。


《岩壑奇姿——吴彬〈十面灵璧图卷〉特展》
保利艺术研究院 编
定价:1380.00元

上辑是对吴彬《十面灵璧图卷》即卷前引首、卷后跋尾等的高清还原,并附释文,以期达到最直观、有效、全面的视觉呈现,并附当代学者研究成果二篇于图版后,涉及画作艺术价值、米万钟的艺术品位、吴彬的艺术风格、画作的流传史、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等诸多方面。

下辑收录王季迁、十面灵璧居等名家旧藏名石三十九件,与赏石有关之器物、家具四件,以及当代艺术家曾梵志、刘丹、展望等创作的有关灵石的水墨画、雕塑等慕古之作十件,以为今昔之相互观照,呈现立体而多元的中国赏石趣味之文脉。

延伸阅读:现货首发!近30米吴彬《十面灵璧图卷》及更多精美赏石,一键带回家!

保利艺术丛刊之一
《岩壑奇姿——吴彬〈十面灵璧图卷〉特展》
保利艺术研究院 编
定价:1380.00元




作者:上海书画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