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浅谈中国山水画意境 1转

浅谈中国山水画意境 1
推荐[提要]
     中国山水画追求意境之美,强调“意在笔先”、“情景交融”的主客观世界统一。意境在中国山水画创作的生成,曰:取象,曰:笔墨。取象,又包括意象选择和空间布局两个层面。山水画创作和探讨从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宗教形式,中国传统文人就是这样通过对山水画的历史性意境的完成,通过“意境”的美感形成,从而一代代地进行着他们的文化仪式,直到近代化的中国山水画的出现。
 
[关键词]
意境、意象、物象、文化仪式。
 
[正文]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的萌芽时期,唐代是山水画的孩童时期,五代、宋是山水画的少壮时期,元、明、清是山水画的成熟时期。这些都是读中国画史中的老生常谈,也就是说“中唐以前,并没有很正式的山水画,所有的只是人物画的风景画。”1“大抵,山水画之兴,由于人物画背景的扩张。”2中唐以后,随着吴道子、王维等人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努力,山水画摆脱了附属的地位,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到晚唐更是出现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与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这两大风格流派。至此,山水画开始成为集人物、山水、花鸟之大成的综合性绘画艺术,并日益凸显在中国画中的至尊地位。
    山水画肇始六朝时,就有立论成熟、寓意深远的画论,其中首推南朝的宗炳和王微两人。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中认为山水是以其外形体现“道”的,因而图绘山水形象可以领悟虚无之道,并把山水画的创作归于“神思”,即强调艺术家的想象活动,这种对情致和意境创造的领略,无疑和后世追求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有着一脉发绪的源头地位,正如其所谓“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3“意境”观,呼之已出。
   唐代的王维其实是中国山水画史中的枢纽人物。自晚明被尊为“南宗”始祖的王维,虽经童书业先生考证,认定他其实在唐、宋画坛地位却是隐而未张的;但就对晚明以后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以及“文人画”寓意的拈出,或者站在廿一世纪回溯中国的山水画史,诚如傅抱石先生在《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论到,“有了一人,他揭竿而起,作空前的反在朝绘画的运动”,特创水墨渲染之法,发端“写意”之说,此人“最精的是山水画,笔力雄伟,神韵超拔,不但可与天然景物争妍,直是非食人间烟火可拟。天机独运,世莫与京!好象天地的珍秘,待他出来才肯迹发”,4这个人就是王维。宋代的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在《论画·山水上》中开篇明义,“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又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意”和画面,或者说和纸面的画境秘响攸关。直至清代,学者郑绩为一般学子撰写《画学简明》时,在“山水论意”中也同样写道:“作画须先立意,若先不能立意而遽然下笔,则胸无主宰,心手相错断,无足取。夫意者,笔之意也,先立其意而后落笔,所谓意在笔先。然笔意亦无他焉,在品格取韵而已。”5用现代著名国画家陈子庄先生的话说,或者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就是“造意,是把直接看到的(实际景物)与间接看到的(古今人的画)物象集中起来,加以考虑,熔铸新的意境。”“用笔、形象,都要为意境服务。神韵、意境通过形象来表达,一内一外,是不可分割的”。6就具体的创作层面,就是“我现在视外界,目光所及,万物皆无所藏,能洞见其内在美,在心与物接触之瞬间,思想与万物融成一片,无障无碍。”7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具有特殊性与特有性,台湾学者姚一苇《论境界》开篇就说:“境界或意境一词是我国所独有的一个名词,作为艺术批评或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但是它的语义非常的抽象而暧昧,因此在比较实际的西洋的美学或艺术学体系中,几乎找不到一个同等的用语来传达,至少我在西文中找不出一个可以概括它所有的内涵的一个用语”。8就此术语而言,最早见于中古的文学评论中,唐代的王昌龄在《诗格》中将诗分为“物境”、“情境”和“意境”,其中“物境”即客观的景象之境,“情境”即主观的感情之境,“意境”则是客观物境与主观情境融合一体。而画论中,第一次完整用“意境”一词却是清初的笪重光《画筌》“绘法多门,诸不具论,其天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于兹编可会通焉”。事实上,在此之前探讨与“意境”相涉及的内容已经广泛,只是用的是“取之象外”、“意”、“真景”、“境界”、“神韵”等等。因为“意境”所要探讨的就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主客体统一的问题、“创作主体主观意念和画面表现的关系问题”。王国维的话可一言蔽之:“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9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意境杂谈”》一文中这样界定:“意境,有如典型一样,如加以剖析,就包含着两个方面: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艺术家情思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为简单明了起见,我们姑且把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意境是在这两方面有机统一中所反映出来的客观生活的本质真实。”“境和意本身又是两对范畴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意是情与理的统一”,“艺术的意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10就山水画而言,国画大师李可染在《谈学山水画》一文中指出,“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做意境”。
 

作者:李岳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