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故乡的豆花饭》

家乡老街的姑娘把豆花饭作为了早餐(2006年摄)

越是节日就会越想念家乡的美食,油梓辣椒和自家做的榨菜,最能勾起下饭的味蕾。其他诸如重庆的老火锅,麻辣小面和朴素的豆花饭更是最想念的三样最常见的饮食,这些东西如同老烟民在戒烟多日突然想象着闻到了香烟味儿一样让喉咙难耐,你无法想象在重庆出门就能随处可见的小餐馆外支起一口大铁锅豆花飘香的情景,在北方却无处寻觅,数月难享的确比较难受,这也说明这些百姓餐饮早已深入内心,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如数家珍般肆意地回味一番。

川渝人的胃是马虎不得的,吃什么都要讲究“味道”,所以每年都会推出来一些江湖菜,流行一两年可能就消失了,然后突然又不知在哪里冒出来新的江湖菜。可有些餐饮却经久不衰,历时百年都还在。豆花因为价格经济和调料丰富,亦饭亦菜,以致天天从早餐到午餐享用都不会吃腻。故乡涪陵的豆花饭现在连深夜都可以吃到了,那些店家知道本城人的喜爱,打牌或聚会散场了它也算是宵夜的一个去处。记得当时很多比较有名的老豆花馆专门只卖豆花饭,一般卖到下午2点关门,除了豆花必定还有烧白和粉蒸肉这两种菜。我的豆花饭情结应该是从中学时代开始培养起来的,那会儿有时中午不回家吃饭,除了学校食堂外就选择到学校大门边的豆花饭馆嗨上一碗,时价六毛,米饭还管饱。每次去吃豆花饭都自己打调料,芝麻酱、油辣椒、蒜溶、花椒面和熟油等一大堆,你偏好什么盛什么,调料怎么也得装满一个小碗,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好豆花是老嫩相宜,筷子能夹起来最合适,太老了成为豆腐,太嫩了成豆腐脑,所以这个做法是蛮讲究的。故乡最有名的豆花一般号称 “河水豆花”,开始以为煮豆花的水来自大河长江,后来听老人说那只是一个名称,因为城在长江边,所以一到冬天露出的河滩到处都是豆花馆;而真正上好的豆花是用井水(泉水)煮出来的。全城人都知道最著名的是北门口豆花馆,两代人都经营豆花饭,我小时侯也去吃过,一毛五分钱一碗,再来一个烧白,简直妙不可言,那里的烧白也是一绝,肥瘦各一半,下面垫黑黑的牙菜,肉皮通红,入口及化。后来北门口豆花饭变为了国营,改革开放后整个城市到处都出现了豆花饭馆,它也就渐渐衰落了下去。可每个人一提到豆花饭,都对北门口豆花赞不绝口,似乎成为了故乡豆花饭的标杆。就是现在在这个城市一说吃豆花饭,人们也会说出一两个街区的著名豆花饭馆来,但大都说不出餐馆叫什么名字,只说挨着某某建筑或者单位的那家,一般去都能很顺利找到。现在吃豆花饭菜式花样也多了,包括红烧肥肠和海带排骨汤以及其他烧菜,可仍然却少不了烧白和粉蒸肉的标配菜。

和很多地方不同的是,故乡的豆花饭一般是作为早餐,后来在学校工作,8点上课,等到10点课间,几个同事就会跑到学校外的胖子餐馆吃豆花饭.所以豆花馆的师傅每天四点钟就会起来磨豆花了,这个和重庆城区中午才吃豆花饭的习俗还是不同。大学时黄桷坪也有一家豆花饭馆叫“梯坎豆花”,算是当时那条街上最著名的豆花馆了,我经常中午去光顾,有好几次去晚了却说卖完了,那家豆花馆基本也卖早晨和中午,估计也是川东人开的吧,当时很多城里的人慕名前去。我们毕业后它也扩大规模搬迁到了川美大门对面,每次去黄桷坪我都会光顾那儿,可怎么就感觉还是不如家乡的河水豆花好吃,估计名声大了却做的不再地道,也许是我吃多了其他豆花饭有了真实的比较吧。当然川东地区还有几个地方的豆花饭比较好,一个是垫江的“石磨豆花”,它最大的特点是用传统的石磨子磨出来的,而现在大多是机器打出来的豆花,比较嫩,而且调料特别丰富;据说永川和长寿的豆花饭也很有特色,去吃过长寿的豆花饭,地域很近所以同涪陵的“河水豆花”比较相似;而武隆的豆花饭又不一样,他们一般是加了南瓜丝或瓢儿白菜的,所以基本是“菜豆花”。全中国的豆花饭估计只有重庆地区(川东)最为正宗了。有一次在成都,我特别想吃豆花饭,问老板他说成都也有啊,结果端来的却是豆腐脑,把我搞的哭笑不得。以致后来在成都根本就不再提豆花饭了,传统意义上的川西是不懂得川东的这个饮食的。这也算是地域的差异罢。

这家乡的豆花饭就像是一个烙印,能让你回味日久。其实在那里家家都会做豆花,就像以前家家都会阉制榨菜一样,算是传统小吃。记得小时侯在我外婆老家,我们暑期去她都要给我们用放在屋檐下的那个巨大的石磨子为我们磨制豆花来吃,磨浆、过滤、烧开、点胆水、压豆花每样工序有条不紊,然后用刚采摘下来的青辣椒碾碎加盐加油等调和出豆花调料,我们夹着老腊肉吃着豆花饭,安逸得觉得吃其他东西都不会再香了。现在的巴渝农村也还保留着这个习俗,遇到过节和亲友到访,也会花很多时间做石磨豆花来享用一番。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也不再做那么麻烦的豆花了,就如同不再自己做榨菜一样,豆花饭是出门就能吃到,只要你看到餐馆门口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铁锅,必定是卖豆花饭的,你走进去,叫一声“老板,来碗豆花”就行了,如果你不喜欢他做好的固定调料,就亲自去面对那些琳琅满目的调料碗好了,自己做调料你也会很开心的。

回头才发觉为一个豆花饭写了这么多字,在远离家乡之地是真想念那梦牵的豆花饭来。今天中秋,是为记,并祝所有朋友们节日团圆与快乐!

这是农村磨豆花的石磨子(2005年摄)

在家乡一个狗肉馆吃到据说有名的黑豆花(2007年摄)

在重庆铁山坪一个宴会上的还算正宗的老豆花(2005年摄)

作者:彩色油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