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从“创造空间”到生活创造——麓湖·A4美术馆的开馆展

2017-04-21 16:01

  2017年4月15日,麓湖·A4美术馆新馆开馆展“创造空间”在成都市麓湖艺展中心开幕。展览由馆长孙莉与策展人李振华担任艺术总监,联合策展人赫挲·卡斯泰利(RichardCastelli)、李杰、蔡丽媛共同策划完成。展览邀请到来自中国、荷兰、法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的13位(组)艺术家带来多种形态及语言的艺术作品。展览通过何为“空间”以及如何“创造”的追问,呈现诗性空间、运动空间、声响空间、超视象空间、扩延空间、内在经验等6个空间纬度的对话与探索。“凤凰艺术”特约撰稿人,青年艺术评论家姜俊将给我们在“创造空间”和“生活创造”的关系中谈一谈本次展览。

  中文中本不存在“空间”(Space)一词,这一词主要是由日本人中村正直于1871年通过翻译英文著作《Self-Help》(西国立志编)创造出来的,后来被引进入中国。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建议用“Stätte”(场所)代替空间(Raum),因为空间是一种客体对象的概念,它已经深深地和科学计算性胶合在一起了。它和时间(Time)一样往往被理解为一种同质化的计算概念。晚期的海德格尔正试图反思和批判那种科学化、对象化的扁平世界。

  ▲ 中村正直翻译的《西国立志编》

  时间和空间其实是不可被分离的,同时它们也无法成为一种矗立与我们对面的客观实体。作为此在(Dasein)的我们沉浸于时间和空间的交织之中,我们是“在世界中存在”(In-der-Welt-Sein)之“此在”,一切万物都和我们关联着,构成生生不息的运动网络。“场所”正代表了这一种复杂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天、地、终有一死者和诸神在此聚集,存在之意义才发生(geschehen)、历史(Geschichte)才得以展开、一个民族才获得其命运(Geschick)。海德格尔在Gesch-的前缀中进入了空间诗学,我们对于一个场所的理解不应该只是科学性和经济性的,更应该是历史性的、诗意的、生命经验的、内在的、政治的……,多元诠释打开了我们作为存在者在世界存在的意义。

  ▲ 海德格尔的思维导图

  日本人中村正直对Space的翻译空间——“虚空之间”,它其实是对于英文Space(拉丁语 spatium:房间/德文:Raum,也解为房间)的偏离,这一翻译使得Space一词在欧洲语言中的固体性丧失,反而阴差阳错的符合了一种多元维度的开启——正是由于“虚空”才有获得各种意义的可能。而这样的一种赋予意义的过程就是“创造”,即在“虚空之间的创造”。空间正是在各种不同的使用中被定义着、建构着、塑造着和想象着……

  ▲ “创造空间”海报

  ▲ 麓湖·A4美术馆

  作为白立方的美术馆空间是同质化的、是中性的、是虚空的、是有待赋予意义的。作为麓湖·A4美术馆的开馆展“创造空间”便成为了一种宣言式的开启。它以多媒体、跨媒体、剧场性、互动性的方式为到访者创造了多元空间的体验,从而聚合人们对于空间各种不同意义和维度的感知和理解。

  ▲ 开幕现场

  艺术家颜磊的装置作品《XANAX》源自上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在白立方的美术馆中再次创造了一个只供个人观看的微型白立方空间。其内部以圣彼得堡式挂画法布置成了微缩画廊。这一双重的加强让我们形成自我反观,使得艺术空间中的观看和艺术展示机制被暴露出来。

  ▲ 艺术家颜磊的装置作品《XANAX》

  和讨论艺术体制的颜磊相反,艺术家魏皓严、朱晔在作品《街道的秘密:成都》中把在地的日常街道生活直接引入美术馆空间。他们并邀请观众们加入到游戏中,错乱地扮演着街道的访客,展开了一场“异托邦”式的体验之旅。日常生活和美术馆之间的隔离在这里被取消,二者获得了重叠。日常的混杂在白色的框定下显得格格不入、异常刺眼,它使得每个在这个城市中生活的个体再次进入自我审视。

  ▲ 魏皓严、朱晔在作品《街道的秘密:成都》

  北欧的艺术家玛瑞安·黑斯柯(Marianne Heske)则在一个黑空间中安置了名为《破冰船》的声音装置,船体和冰面的冲撞、碾压回荡在黑暗之中,从四面八方包围丧失了视力的观众。

  ▲ 北欧艺术家玛瑞安·黑斯柯(Marianne Heske)《破冰船》

  艺术家雎安奇的作品《红》以红色的LED滚动字幕符板为媒介,使得一种潜伏在日常生活中独特的警示美学清晰无误的呈现出来。红底白字的条幅在今天已经成为了过去,它们被一系列黑底红字的LED滚动字幕符板代替,在各种日常公共生活中提醒和警告着我们,在所处的环境中必须遵守某种异常的规则,因为它对于身体和行为有着特殊的规范,对于精神和思想有着特别的要求。艺术家用隔离、抽取和夸张的表现方式使得表示着确认和肯定(confirmation)的“对”在17米中不断地被强调和反复滚动着,在此城市空间被重新认知:政治的空间美学配合着总体的意识形态规划如影随形般地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艺术家雎安奇的作品《红》

  在展览的门口,到访者可以围着艺术家冯晨的作品《W》席地而坐,它如同一个巨大的钟体,指针起起伏伏地顺时针转动,并模拟出的海潮声,和边上的麓湖遥相呼应。艺术家陈霄用人造雾、光线、特制的水纹玻璃创造了一个迷幻空间,提供了一个进入暂时冥想的绝佳场域。紧接其后的是法国艺术家让·米歇尔·部耶(Jean Michel Bruyère)和邵志飞(Jeffrey Shaw)合作创造的360°环幕体验空间,观众戴着3D眼镜身临其境地在抽象的空间中快速穿行……

  ▲ 艺术家冯晨的作品《W》

  ▲ 艺术家陈霄的《无题》

  ▲ 法国艺术家让·米歇尔·部耶(Jean Michel Bruyère)和邵志飞(Jeffrey Shaw)合作创造的360°环幕体验空间《分裂之子》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中国都市也逐渐从一种计划经济中的生产型空间向消费、娱乐、休闲、创意型空间转型。特别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因此如何通过营造空间,培育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开启一种新型的互动性市民文化成为了艺术和文化公共教育机构所思考的问题。

  在今天的艺术生态中我们越来越看到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展示,一种是作为私人机构的画廊式艺术展示,它更致力于艺术作品的物质性;而另一种是作为公共艺术机构的当代艺术馆,它更强调一种公共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在地性、剧场性、跨媒体性,和相关的讨论教育机制,这样的艺术展示显然更符合一种新型城市的建构理念。它通过艺术和文化获得了更多的社区活跃度,构成了文化机构和社区的共生机制,并通过文化回报社区给予的经济支持。

  ▲ 画廊展示机制,144–152Bermondsey Street, London 白立方画廊

  ▲ 当代艺术馆展示机制,泰特现代的涡轮大厅

  成都一直被标识为一个重要的架上艺术,特别是绘画的重镇,而麓湖·A4美术馆通过开馆的第一场展览就奠定了它的当代艺术馆型的展示方向。专注于跨媒体领域的李振华作为本次展览的主策展人说道:

  “创造空间缘于对A4机构的想象,一个在城市、文化主流之外的创造性空间。不仅探讨创造文化空间,而是在地缘范围内关于创造的可能性,从这一地区的文化态势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姿态,也可能是思想和创意上的体验。”

  作为一个城市中新成立的当代艺术馆,“创造空间”不只是限于对白立方展示空间的创造,也不是展示和挖掘某种新的艺术风格,而是试图在创意城市的框架下孕育一种与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即一种新的公共生活。

  如瓦尔特·本雅明所言,传统架上艺术的观看需要的是一种冥想(Meditation),即对于艺术作品背后神秘性的体悟,是对于感受的个体性表达和接受。它崇尚一种天才的神话。而当代艺术从西方的源头开始就依赖于公共对话和交互,艺术家更多扮演着平台的建构者和组织人,而并非是绝对的神话承载者。他们会如同艺术家魏皓严、朱晔那样直接介入生活,或者模仿和裁切生活;或者如同荷兰艺术家埃德温·范海德(Edwin vander Heide)的装置《气流声扬》那样,利用物理原理使得装置发声,在跨学科中展开不断的尝试。

  当代艺术不会成为一种彼岸性的精神制高点,也不会期待观众进入超越性冥想,而是成为各种学科、知识、领域的交汇处。它们平等的邀请观众,使得不同的领域在美术馆空间中被打开,被言说和讨论。这样的一种对于平等对话的追求正配合创意城市的本质需求。今天任何的创意并非来自于某个天才的孤独沉思,而是源于共同体协作和跨领域的思想沟通和头脑风暴,想象力的迸发同样基于这样的平等交流和主体尊重。

  ▲ 麓湖·A4美术馆馆长孙莉

  麓湖·A4美术馆的馆长孙莉在与我的访谈中不断强调其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和对话职能。自2008年她从英国回国开创了麓湖·A4美术馆的前身A4当代艺术中心以来,除了举办的37场艺术展览以外,还开展了500余场配合展览展开的人文类讲座、沙龙和工作坊,特别是针对儿童展开的各种教育类活动。因此在孙馆长八年的努力和领导下,A4已经在其周围聚集了一群铁杆粉丝,他们会不断的定期出现,并参与到各种不同的公共性活动中去。她认为,艺术不应该高高在上,而是应该走进公众,尽可能的渗透,并重建生活,激发起积极的公共参与。

  为了走进观众,“创造空间”除了制作艺术专业版导览册,还专门设计了大众普及版和便于儿童理解的插画版,从三种不同的观众需求展开。与此同时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设立免费的大众展览导读,每个星期都有配套的多项不同级别的讲座、工作坊和儿童教育项目。

  ▲ 三种分别面对艺术专业、大众和儿童观众的导览册

  在4月15日展览开幕前的上午,我参加了他们的馆长闭门会议。几家中国重要民营的美术馆的馆长们交流了各自的经验,谈了其面对的困难和现实,以及愿景。最后大家汇聚到一个共同的问题,民办非营利的美术馆如何才可以真正成为社会公共空间的建构者,文化的发动机,公共讨论的开启人,而不是资本圈地运动中的装饰品。空间如何可以持续性地被“创造”,最后在更新中转化为新生活?对此大家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很多的东西值得不断的实验、学习和交流。

  关于作者

  ▲ 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姜俊

  姜俊,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毕业于明斯特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Münster),获得Prof. Aernout Mik的大师生称号。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理论工作室研究员,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同时在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从事图像学和展示文化研究学的博士研究。当代艺术调查局发起人。生活工作于杭州、上海。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