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探索未知可能性 知美术馆以九件新媒体作品迎“开”展

活动现场

  2018年4月25日下午,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君山路1号的知美术馆迎来“开”展。

知美术馆外部

  知美术馆位于中国成都新津老君山脚下,总建筑面积为2353平米。外形内敛、极具禅意,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运用流水、瓦片等元素,使建筑与自然有机相融,空灵寂静,动静相宜,尽显生生不息、道法自然的东方哲学。美术馆VI系统由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设计,由美术馆外观瓦片的元素构成,形成富有变化的水波纹样。

  美术馆旨在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语境中,探讨东方美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与此同时,“知”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已知朝向未知,从眼前朝向无限。因而,知美术馆还将探索人自身的灵感与高科技的融合,在新媒体艺术领域进行前沿的可能性探知。建立对艺术史的完整度和开放性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收藏及策展系统。“万物、见解、常新”是知美术馆的核心理念。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作为期待已久的开馆仪式的庆祝活动,由张尕担任策展人,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hronus Art Center)联合呈现,展示了艺术家迈克尔·华金·格雷(Michael Joaquin Grey),奇科·马可姆特(Chico MacMurtrie),劳伦斯·斯塔夫(Lawrence Malstaf),森万里子(Mariko Mori),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尼克斯·德·尼斯(Marnix de Nijs),王功新(WANG Gongxin),王郁洋(WANG Yuyang),张培力( ZHANG Peili)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有一种永恒的反复,一种生生不息的转变,一种拥抱未知、无法预料之事物,拥抱一切潜在可能的精神。

  据策展人张尕介绍,展览名字为“开”自然呼应美术馆正式开启的重要时刻,某种新开端正积聚着力量;同时“开”作为一种运动,与九位艺术家的参展作品也有某种联系:参展的作品也都以某种形式保持“运动”、“变化”之感,无论是机械运动、电子运动、光影运动,甚至是参与者的被动运动,都与美术馆的“生生不息”有着呼应之美。

  王从卉作为知美术馆艺术总监,谈到此次机构的展览时表示,本次展览与首届Art Chengdu艺术博览会及其他机构一起有所动作,也是想形成一股合力,加速打造成都生态系统的形成。“就像我们这次的展览主题‘开’一样,打造一个区域的艺术生态并非易事,希望当地的画廊、美术馆、艺博会一起合力,加速好的生态系统的形成。合力的方向会激起一些浪花,但真正有生命力的系统的产生是需要时间去培育的。知美术馆有着长期的展览计划和清晰的定位,并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持续的去推进。不仅是我们,希望连同其它机构、博览会一起,一同去夯实火爆的阶段,一年年的持续,形成艺术生态良好的局面。”

 

 《灵动喷泉》 奇科·马可姆特里/无定形机器人作品 充气自动化技术雕塑 尺寸可变 2017

  位于美术馆入口前广场中央的作品名为《灵动喷泉》,这是奇科·马可姆特与“无定形机器人创作”团体最新完成的充气机器雕塑,它将生物内部的有机改变与运动过程放大。作品由八个四米高半透明织物拱柱组成,柱子在充满空气的时候会向四周发散,变换形状,并根据空气量时而升高时而弯曲。

  据艺术家奇科·马可姆特里在现场介绍,其目的是为与周围空间发生积极互动,并对其实行转化。同时作品预示了“开”展主题中所包含的“展开”之意,即其作为对运动、空气、光与建筑所展开的一种冥想式体验。

  《标准的,健康向上的,有特色的圆及其音响》 张培力 收音机、电机、控制器、麦克风、功率放大器、号筒喇叭 尺寸可变 2015 知美术馆感谢李琳女士对本次展览张培力项目的支持

  美术馆的地下主展厅内展出了四件艺术创作,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张培力的作品《标准的,健康向上的,有特色的圆及其音响》。这件作品包括八台排成一个圆圈的中国产老式(20世纪70或80年代)晶体管收音机,每台都播放从电台接收到的含混的声音。在放置收音机的八个底座的上方,有一台安装在震荡器末端的带有麦克风的电动旋转装置,这台旋转装置会随机在一台收音机之前停下,随机选择柔和的声音并将其放大,就像让每台收音机振作起来,将其与之前被抑制的含混状态“分裂”,展示了神秘的交互作用

 

 《直线位移》 马尼克斯·德·尼斯 机械直线运动装置 沉浸式投影 半球形屏 宽120厘米 长30米 2014

  《直线位移》将观众置身于一个延伸的直线运动机器中(运行轨道最长可达40米)在展场里穿行。于此同时,观众可以在视觉上沉浸于虚拟空间中,这个虚拟空间被投射到球形的屏幕上。屏幕上的图像由“激光点云”构成,它将提前对建筑群进行扫描后获得的“x射线”效果,与对展览空间所进行的实时动态扫描相结合。

  《直线位移》通过逆向策略来实现这一经典的电影拍摄动向,它不提供移动摄影机拍摄出来的作品而是将观众放置于摄影机内部。当摄影机沿着轨道移动,激光扫描仪会对屋内(或区域内)进行二维扫描并产生展览空间内部的实时三维呈现。通过将静态的3D扫描美学转化为动态的电影体验,让观众置于一个高度沉浸式和媒介化的真实环境中,以此探索“向前移动”或“向前移动摄影”的概念。

 

 《两个西蒙奈塔之间》 迈克尔·华金·格雷 自主生成肖像 68 x 89 厘米 2011

  西蒙奈塔·韦斯普奇(Simonetta Vespucci)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受追捧的女子,时至今日仍然被视为美的理想化身。格雷将韦斯普奇的肖像用于自主生成作品里,通过艺术家自制算法软件处理后逐渐改变肖像原有的形象,该软件能实时同步身体发出的信号与月亮运行周期,作品中的人像在缓慢而不易察觉的变化。格雷的生成肖像在逼真与理想化、真实与虚构、存在与流变的张力间运作。他让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与更广的宇宙相连,针对肖像这一艺术形式在21世纪的地位提出了一些根本性问题。

 

 《指南针 02005》 劳伦斯·马斯塔夫 可穿戴触感装置 电磁力场 尺寸可变 2005

  《指南针 02005》是一个佩戴在腰上的定位机器,它能够指引你在行走中向左或向右移动。这个机器将引导你通过在展厅内预先设置的虚拟走廊、房间和门,它也可以在任意地点给你指引方向。仪器对穿戴者的腰部施加引力或斥力,仿佛佩戴者置身于磁场之中。你在这样的空间中探索着,去感知触觉的结构形态。该机器试图让参与者按照一幅隐形地图在行走,你可以在主动反抗机器的指令与被动接受指挥之间做出选择。

  在美术馆三层,一个明亮的展厅豁然开朗。此处展出的四件作品彼此呼应,相互映照;透过巨大而开阔的玻璃墙体,与户外景致融为一体。

  《不可坐的》 王功新 椅子(4把,各48 x 49 x 83厘米) 金属容器,灯泡,电机,牛奶加水,墨水,1995年 版数 2/3 ©王功新 致谢私人收藏和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

  1994年在布鲁克林的雷德胡克区,动态装置《不可坐的》于一家由艺术家运营的空间中展出。一只红色灯泡绕着一组方形排列的椅子旋转,椅子被黑色墨水和白色牛奶占据。这件作品代表着王功新在美国生活和接受艺术教育的时期的创作,表露了艺术家在一个新环境中的不适和不安定感。

  这个时期正是王功新放弃架上绘画,开始尝试使用多种混合材料的实践的开始,仅仅绘画已经无法满足对未知媒材的好奇,他开始了对可移「动」的、发「光」的和「液」体的等材质的实验。早在1994年时,他的 作品已经开始围绕现场装置展开,使用悬挂或嵌入的灯泡,金属容器,还有墨水或其它液体,创作出包含了光影、动态,以及环境关系的动态装置。他经常把液体放在很浅的托盘状的容器里,再让它们被机械控制的灯泡照亮或者直接接触。液体的流动和装置的几何稳定感,引发了动态的张力,为作品赋予了力量。

 

 《反射失真》 卡斯滕·尼古拉 霓虹灯、水、钢、声音 直径200厘米 高26厘米 2016

  装置《反射变形》被构思为一个正在旋转的、盛水的盆状容器,其灵感来自抛物镜的形状,即水通过离心力作用发生“旋转”。该作品主要由三种要素组成,包括镜面、反射和变形。水面的波动和变形由音速和集成电阻主导,从而产生不停变化和不断重组的镜面反射。水面还会在扬声器发出的低频共振的影响下变形。镜子的作用在该装置中尤为突出,通过镜面这一媒介去揭露对现实世界失真的反射。这件作品是艺术家关于所见与实际存在之间的思考,试图揭示人们对现实始终抱有扭曲的认知。

  《平底石》 森万里子 陶瓷石和亚克力花瓶 陶瓷石: 487.5 x 214.6 x 8.8 cm 花瓶: 38.1 x 27.9 x 43.2 cm 作品由艺术家本人、SCAI THE BATHOUSE画廊(东京)、肖恩·凯利画廊(纽约)提供 2006

  《平底石》是以日本绳文时代中期(公元前3500—2500年)古人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石头命名,考古学家认为此类石头用于建造古代神社。这些早期古建筑在建造时特意将入口设在冬至日当天能接受阳光照射的方位。森用22块陶瓷石头复原了神社的狭小入口,并引向圆形的仪式区域。这样的塑造与死亡和重生的仪式感相关。在石头布阵的中心,艺术家用亚克力复制了一个绳文时期用于仪式的花瓶。森得到富士町考古博物馆的许可来复制这一纹饰特殊的花瓶。在同类的花瓶中大多都以火的造型进行装饰,但在富士町系列中唯独此花瓶出现水的装饰元素,这将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再生联系了起来。

  《无题——柏拉图的立方体》 王郁洋 铝合金、PC材料、电子设备、尼龙材料、发光二极管 400 x 400 x 400cm 2017

  一个由12根全管发白光的LED灯管组成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在展览开始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正方体了,它通过电脑控制的机械拉伸结构不断地在展厅中被变化着形态,观众无法看到具有一致性或重复性的形状。这个曾经是正方体的物体将再也不是它自身。

  每根灯管之间由一个透明的万向结构链接并可以将电线从中间穿过。通过这个结构施以不同方向的力时,可以使灯管组成的正方体任意扭曲、拉伸和挤压。力的来源是通过安装在墙上的电动绞盘收拉钢丝实现的,钢丝的另一端链接在透明的万向结构上,这样每个方向的任何一个点运动都会使这个立方体变形。在变形的同时,这个正方体可以在空间中上下、左右、前后移动。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2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