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仁者见仁,隶书、白文印,玉不琢不成器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阴阳的辨别、相反相成、流转变化、生生不息,就是至简的大道根本。人们按照善恶喜好来认识选择它,遵循本性来运用它。从中寻求仁义的人,就能够看到仁义的道理;寻求知识的人,也能够从中发现智慧的知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要用到这些道理,但却没有人想去探究了解它,自然就不知道了;愿意学习实践君子之道的人那么少,君子的道理也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3/15a770b009e05501f4d5e0d511ac7a8b/15a770b009e05501f4d5e0d511ac7a8b.jpg

仁者见仁,隶书、白文印


古文字受时代与认识范围的限制,言语间简省概括,经过认知的不断深入细化,语言变得更加精确复杂,《易经》、《道德经》这类哲学性著作,又是涵盖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现象道理,“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天地之间”,很容易才生拜服深陷的感觉。阅读时既不能以现代语言看待拘泥,也不能神密化扩大化,将阴阳、八卦与二进制、三进制计算机语言对比可以,若认为是同一东西就过于自信了。

古人所处的空间与世界与我们是相同的,古人看到的日月星辰、客观规律,与我们所见也是相同的,这是知识与经验具有价值的基础条件。但却不是古人掌握一切的证据,更不是牵强附会的造神理由。

如果从一只脚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只能说这一系列不断变化的河流的位置、特征、共性所定义的河流之集合,它的内涵与外沿是有着明确界定与指定的同一系列也即同一事物。变化与流转并不改变其本质的不变不易,也即是:易、变易、不易的同时存在。

有人看到易,有人看到不易,横看成岭侧成峰,都是道的一种变化显现,不可固执偏废。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百姓者不限于群众,刘、李、赵、朱、孛儿只斤、爱新觉罗亦是百姓,无外乎耕种、批折有所不同,忧心田亩、殚精庙堂各有所需罢了,刀笔书吏、斋醮科仪、晨钟暮鼓,碌碌终日的求食之法各有不同,不知大道却是一样一样的。书虫庙鼠近道而不求道,财富、权势的多寡并不决定道之高下,求仁得仁,求食得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不求而得,唯有祸败。

 

 

《南园十三首》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窗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