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系独立策展人、批评家。1985年出生于山东淄博,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近期展览策划包括:“黑夜的消逝与广场的回归”(2019,南京24小时美术馆),“永生市-奶嘴乐园”(2018,天津滨海美术馆),“绘画研讨会”(2018,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不同”(2017 ,常青藤特别项目), ”社会现实剧场“(2016,UCCA), “新一代艺术实践中的影像表达”(2016,西安美术馆)等。安东尼·格姆雷 ,《北方天使》高20米,宽50米
钢铁雕塑创作的形式语言
文/王麟
1998年,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在英国的纽卡斯尔创作了大型的钢铁雕塑《北方天使》,身长54米,重达200吨,这件作品的实施使得一个工业落寞的小镇转变成了一个文化观光景点。在得知“裂变——德龙杯·1515青年雕塑艺术家创作”展览将在唐山市德龙钢铁雕塑园区开幕时,我首先联想到的便是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大多聚焦在探讨躯体、精神与空间的关系。而另外一个以钢铁材料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是理查德·塞拉,以巨型钢板为原材料创作抽象雕塑,用作品重新塑造或改变空间。安东尼·格姆雷 (Antony Gormley), 《土地》
理查德·塞拉,Te Tuhirangi Contour, 1999-2001年
两位艺术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所引出的共同话题即是当大体量的雕塑作品成为公共艺术时,应该与观众、与周边环境发生关系。此次参与创作营的艺术家们在唐山德龙进行在地性的创作,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陈列在雕塑公园的创作作品与在白盒子空间里呈现的作品有何区别?另一个则是创作的作品是否凸显了钢铁材料的特殊属性?在考虑第一个问题时,首先是要考虑作品的体量,如何利用周边的环境(草坪、湖面、芦苇荡),单以语言与形式进行创作是相对比较困难的,需要艺术家在作品中引入个人经验化的想法。创作营进行的工作并不是一个割裂式的创作过程,在创作风格上,艺术家可延续个人之前的创作脉络,调动过去的情感经验、社会体验、知识背景进行发酵。第二个问题是在工厂中所选用的材料,在作品中是否凸显了钢铁材料特有的属性,是否是不可替代的。如果用其他材料可以呈现出作品更好的效果,在钢铁厂现场创作作品的意义也将逐之削减。安东尼·格姆雷 ,《1997年的另一个地方》 1997年
安东尼·格姆雷 ,《事件地平线》 2007年
安东尼·格姆雷 ,《领域》 2003年
安东尼·格姆雷 ,《暴露》 2010年
曾经有人提过,今后除了钢铁材料,是不是可以再加入其他的材料进行创作。当然这是一条出路,但是首先需要把现有的材料利用好。安东尼·葛姆雷的创作有三个核心的元素:土地、钢铁、海水,而这些元素唐山德龙全都具备。但有一点需要改变,在选拔入围创作营的艺术家时,应该适当扩大范围,不仅仅局限于雕塑专业的学生或艺术家。艺术创作重要的是观念与想法,唐山德龙企业有大量的现成材料以及专业的匠人师傅们的协助,还有先进的专业设备,所以技术不是问题,不应该把雕塑专业作为一个限定门槛,再放开一些或许会更有益于艺术创作的发展。理查德·塞拉, Snake, 1994-1997
理查德·塞拉,Backdoor Pipeline, 2010 Weatherproof steel 380 × 1410 × 230 cm
在此次展览中,动态雕塑的比重特别少,与声音、光线结合的以及使用电力的作品也没有看到,一个户外的公共艺术类创作应该考虑一天之中光线的变化与作品的关系,灯光与声音也可以辅助大型钢铁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关于中国风格的艺术创作问题,现在的艺术创作,尤其是东方性的表达应该是内敛的,不应只是表面的东方元素,更应该关注东西方思维和理念的差异。
图片源自网络
文字来源:1515青年艺术家雕塑创作营
《融变:钢铁艺术的转身——首届德龙学术论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