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疆理:刘彦湖书法篆刻论集
刘彦湖 著
1960年生于黑龙江鸡东,祖籍吉林盘石。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物理系。1981年拜罗继祖先生为师,学习书法及古典诗文,后又师从周昔非、王镛两位先生。1983年至1988年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任资料员,并在此期间进修了中国古文字研究班的全部课程。1995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攻读古埃及学,199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
是集行将付梓,与设计师张胜兄通电话,兄仍然以拙集主标题一事,寄意殷殷。几番思量,苦无结果,一日晨兴,忽念“疆理”二字,若有所契。亟与张胜兄通电话相告,兄亦欣然首肯。盖“疆理”二字,自《左传》“先王疆理天下”和《诗经》“乃疆乃理”之句,由来尚矣。直至明人徐上达《印法参同》,始拈出以论印,嗣后几乎又成绝响了。余撰《中国人的宇宙观念及其迹化》一文,以为三百年来,虽论印之作汗汗漫漫,斗量车载,无如以“疆理”二字为宏阔深隽,具体而微者。于今距拙文初成,忽忽又三十五年矣,真可发一浩叹。
徐氏认为,疆为大界,理为小条。界者边界也,条者条理也,理路也。中国人的天下九州,邦国城池,井田制度……乃至方寸之地的小小印章,我认为中国人的创造与中国人的理念皆可以“疆理”二字统摄起来。
近年来,我由陶印的拓展以及书法的当代性探索,深知一个艺术门类的边界或界限的拓展,以及其内在理路和新秩序的建设,皆可视为新的时代、新的语境下的“乃疆乃理”。“疆理”之说,虽是古典的,中国的,也可以是当代的,世界的。于是,我试着把“疆理”译成英文,最直接的就是“borders and oder”。我的留学生朋友艾慕智说有点生硬。他给我的建议是用“Boundaries of Reason”,他是把“疆理”的“理”视为理性或者理由了。后来我用了如今这个“Ideal kingdom of calligraphy and seal cutting”。不像是论文集的名字,倒像是一本书的名字。管它呢!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我的思想又何乐不为呢?至此,我忽然想起“非典”那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文字江山”展,不是也可以译之为“Ideal kingdom of calligraphy”吗?可见吾道一以贯之。这就是我的理想王国,我的“疆理”说。
——《后记》刘彦湖
中国人的天下九州,邦国城池,井田制度……
乃至方寸之地的小小印章,
我认为中国人的创造与中国人的理念
皆可以“疆理”二字统摄起来。
——刘彦湖
微店购书链接
目 录
书势新形势 :刘彦湖书法篆刻论集序 ——龚鹏程
形安意敞 势逸情高—刘彦湖书法篆刻论集序 ——陈志平
一 论书
说势
书法,斋馆与心灵的宙宇
王铎《草书唐人诗卷》赏读
咳唾随风——书法教学杂感拾零
点画结构 分间布白—关于中国书法的造型元素与原理
馆阁体 山林气
论书随笔(一)
论书随笔(二)
二 论印
中国篆刻所涵泳的线条意味
中国人的宇宙观念及其迹化——篆刻·文字·建筑
试论秦系印章中的界栏格眼区画
我与篆刻
陶印创作手记
当代中年篆刻家八人蠡评
三 序跋
《当代青年篆刻家精选集——刘彦湖》后记
安敞庐记
《刘彦湖书法集》后记
《春游集》后记
望岳
日照高山
《墨缘随喜》自序
远与近
逆风举棹 顺水推舟
浴沂
四 访谈
理一万殊
从传统内部开掘出一种“现代性”
心与手——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字符体系是最伟大的
五 讲记
谈晚清民国书法
谈“墨写新文学”
六 域外
日本的古代印章
乌鸦似雪 孤雁成群——井上有一的书禅之境
后记一
后记二
附录 刘彦湖展览与著作
书 影
疆理:刘彦湖书法篆刻论集
刘彦湖 著
定价:80.00元
天猫旗舰店购书链接
作者:上海书画出版社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