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康熙缸豆红瓷真伪鉴

康熙缸豆红瓷真伪鉴
       康熙官窑缸豆红瓷创烧于康熙,由于工艺复杂,烧造难度较大,因此后防之器十分少,就是仿也仿不出真品的味道,而且仿出来的釉色各种各样,不细看,都差不多,其中釉色是区别真与仿最为重要的关键。
       据《古玩史话》记载;鉴别真的与仿制的缸豆红,也是观察釉色。仿制的缸豆红釉色不活,淡红釉色中掺杂的绿斑不是星星点点,而是泪染成片,很不自然。三行六字楷书青花款,书写虽也工整,但颜色较淡,赶不上康熙青花款那么浓艳。
       仿制康熙缸豆红釉色,仿好了很难,这主要跟烧造时的火候有关。据有经验的景德镇瓷窑老窑工讲,康熙缸豆红釉面上的绿色苔点,是焙烧时掌握火候上技术欠缺,烧出星星点点的绿斑,可是看起来非常幽雅,绿苔和淡红色的桃花片相映成趣,好像不十分熟的红苹果上带有青翠绿色,十分诱人。传说当年康熙爷十分喜爱这种釉色,可是再烧出这样的釉色就很困难。但皇帝喜欢就还要烧,但不知烧了多少次,才从中取出几件像样的产品,技术无法掌握,废品太多,皇家虽然能烧得起,但没几年也就停烧了。到了雍正就根本不烧造这种釉色了,所以真正的缸豆红官窑瓷器成品极少,而仿制品则不知要超过真品多少倍。
       民国十年前后,北京前门大街德泰细瓷店在江西景德镇进行仿制,拿去的是当时北平古玩陈列所的真东西,照样去仿制,但同样烧不出康熙喜欢的那种釉色来。德泰烧制这类瓷器跟古物陈列所有合同,不准多烧,每件品种最多仿制3--5件,但仿烧后的缸豆红没有一件跟真品瓷完全一样。然后天津同泰祥细瓷店也去景德镇仿制,数量就多了,但质量上还赶不上德泰仿制的水平。可想而知,缸豆红烧造技术特别之难。
        当年德泰的刘勉之,同泰祥的李春生是民国初以来专搞仿制官窑瓷器的,他们所仿制的缸豆红釉色瓷器,有的仿得较好的,但不写康熙款,而写“大清雍正年制”款,原因是怕后人分辨不清,落下此款便于区分,但学术界还有人以仿制品为记,论证雍正年间也烧缸豆红,那就错了。
        在历代仿品中,缸豆红是唯一难仿,也是仿得少的瓷器,它不像仿制官窑瓷最多的青花和粉彩瓷,不但数量多,而且仿得很像。有的至今也很难分辨真假。但在区分缸豆红釉色时则比较容易分清真品和仿品,因为仿得特别好的都写有“大清雍正年制”款了。
        在康熙官窑瓷缸豆红柳叶瓶系列中,除了写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排楷书款外,还有极少部分写有双圈款,对于双圈款的认同,目前观点不一,有的认为是康熙当朝的,有的则认为是民国仿的,但无论是真还是仿,我们应该以实物为依据,从釉色上分析,看看是否有康熙缸豆红的特征,特别是绿苔的形成。
        笔者二十年前藏有一只带双圈款的缸豆红柳叶瓶,造型优美,釉色肥润,泛出之红就如缸豆一样,外施玻璃釉,釉下有开片,绿苔星星点点布满全器,而双圈款的青料非常浓艳及规整,器部下端全部挂釉,而在足部有积釉现象,胎质细腻,器身21CM,与民国时期的其它仿品不同。笔者认为单从釉色一项分析研究,应该属康熙之物,但为何画双圈款,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瓷器鼻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