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汉八刀
分享者:般般知玉
一、简介
“汉八刀”,是指汉代雕刻的玉蝉,其刀法矫健、粗野,锋芒有力。体现出当时精湛的雕刻技术。
“汉八刀”的代表作品为八刀蝉,其分为佩蝉。冠蝉和“治”(琀蝉),八刀蝉的形态通常用简洁的直线,抽象的表现其形态特征,其特点是每条线条平直有力,像用刀切出来似的,俗称“汉八刀”,其“八刀”表示用寥寥几刀,即可给玉蝉注入了饱满的生命力。也就是说汉八刀是指一种刀法简练的工艺风格,而不是一个工艺专用名称,更不是专指某一玉器。大家都知道,实际上他不是用刀刻出来的,而用水砣砣成的。
汉八刀工艺品是中国玉器史上的代表之作,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汉以后不再觅有此风格的玉器。
二、来历
国力强盛的秦汉时期,在玉器制作上,一变纤巧繁细的作风,表现出雄浑博大,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艺术已从商周以来图案艺术的束缚中,从神秘威严的宗教氛围中解脱出来。镂空、浮雕等技法普遍应用。在具有写实倾向的绘画艺术的影响下,迈出了崭新的发展道路。
两汉时期,可以说在种类、造型及工艺诸多方面都达到相当高度,特别在风格的典雅、观念的认识同殓葬的奢靡应用方面,均已登峰造极。汉代人入坟,重厚葬,有着品级的达官贵人甚至死后全身上下要裹一层用金线银线或铜线丝线连缀玉片的衣裳,并且在人体的九处孔窍里也塞进玉。自然,死人的两手里有玉,叫玉握。双目遮盖了玉,叫玉瞑目。耳朵眼儿里的叫瑱。亡人口中之物为琀。
就以琀而言,汉时人多以玉蝉作琀,寓意非常明了。蝉由地下洞出得生。除《后汉书·礼仪志(下)》写“饭含珠玉如礼”的“礼仪”意思,玉蝉在亡人口中,无非是要亡人“蝉蜕”复生,灵魂延续,它的形象是收敛着翅膀的。又有一功能说,清徐珂撰《清稗类钞》正文注:“口实曰琀。古人多以水银殓,因水银性活易流,遇玉则凝,故用玉以塞之。”这里,我要说明,汉以前的琀多为碎玉珠片。后来作为琀蝉的物件上也是没有孔眼的,个别玩玉的人非要在蝉的双目间吻部打眼穿绳佩戴,也不会招致反对。琀有玉蝉,但并非所有的玉蝉都是琀,因为有着太多的第一回工艺上就已经打了孔眼的玉蝉,它的作用原本是为了活人佩戴。一般玩玉的人和部分研究者一律叫它们“汉八刀”。
或许是东汉时期唅玉大量生产的原因,汉八刀的琢工极具特色,凡是真的“八刀工”,都是下“刀”既准又狠,起“刀”收“刀”,干净利落,而且多为“斜刀”,即一面浅,一面深。
般般知玉
赋得馆:http://www.bbjade.com
作者:到此般般放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