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间接暗示

读王朝闻《我爱八大》(6)
——《间接暗示》篇
刘晓林 

中国历史有屈指可数的为诗文而生者,杜甫为其一。《登高》为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首联着重刻画眼前所见,如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呈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若写意:神采飞扬、意贯四野。三联表现感情,四联潦倒不堪之根。杜甫是否是画家?不能妄下断言。八大山人是否是诗人?应该是。伟大的画家能在其作品中传递出别样的诗意,伟大的诗人能在其作品中营构出绝妙的画图。诗与画作为人类状物言情的不同方式,各有长短。诗有不及,画有未至。
 
诗意是什么?它可以是令人产生咫尺千里的情愫,也可以是使你我生发浮想联翩的幻影;它可以指柔肠寸断,也可以指龙媒长鸣。总之,它与不确定相关。人类自身具备的情感使得原本的不确定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而言,想做到诗意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创作者情感的注入,仅此不够。进入画面的情感还要再渗透出来,否则便是无效的情感。在此状况下诞生的作品会有诗意吗?我不敢相信。一般来说,有形的画面比无形的文字更容易令人们知晓作者终究要表达的什么。八大山人的作品呢?神出鬼没。他喜欢跟世人开玩笑,让世人去琢磨。近代的大画家林风眠说“其实画鸟如果象鸟,那何必要画呢?”

“有无相生”、“虚实相融”,它道出了宇宙间不可逾越的真谛。之如黄金分割率对构成比例的重要性——谁若违背了真谛,老天爷就会让谁(包括人和作品)不舒服。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将时间性和空间性同置一“室”,难比登天——绝顶的高手必须要做到。对此,林氏有过自勉和告戒:不要忘了时间的存在。在画面中谈及时空仿佛有些玄妙,它确实自然而然地隐藏在杰出的画作中。八大山人的水墨花鸟画中在某些人的眼中可以“看”出它的节令、生机、奋争、无奈……同样是绘画,绝大多数的创作者仅能令草木再现罢了!我有时对着自己不同时期的作品在想:同样的内容,有的神采焕然,有的毫无生气。至简最难——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水墨画是其他国度的绘画所难以企及的。我这样来写,实在是出于宇宙法则的考虑;与私自的偏好没有关系。西方大画家莫奈对色光的运用已然高超,在物体的生命力上它与八大山人的笔下所陈似乎总缺一点——莫奈的作品仍然偏于对自然存在的讴歌,进一步才是对生命力的礼赞。八大山人则全然不同,印入你我眼帘的首先便是汩汩不息的生命力,随之才是客观的物象。差异性是世间不虚论证的事实,东西方文化不同的根源在于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人、不同思维的人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八大山人与莫奈作为东西绘画的代表,虽然他们的共同点很多,但八大山人依旧是八大山人、莫奈依旧是莫奈!

作者:刘晓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