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在《重彩写意山水画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严家宽著)一书中探讨过传统文人画为什么不用或少用重彩而重水墨的问题,要说清楚某一问题,需要很多方面作详细阐述,某一个人某一本书或论文是说不清的,通过边画边记几句,也是积累。
最近连续画了多日的水墨,不沾色,陷入黑白世界,也体会到那些历代玩笔墨的大家们的心态,很符合那个时代的审美心态。
其一,在中国历史上。南宋朝廷败退江南,元代外族统治,明代战乱不断,清代又是外族掌江山……文人爱国,那有心情玩色彩,不象汉唐盛世,重彩占主流。
其二,代文人并非专业画家,多当官,或以文为生,诗书画印均来,学画以临摹起家,写生只勾线描,加上中国元代以后自然科学跟不上世界进程,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落后数百年,没有理论,怎么去实践?所以色彩一直停留在北宋大青绿时代并未前进,
其三,是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占流治地位,作为主流文化,一定引导主流艺术,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主流,千万大众的接受心理荣不得你作重色。
其四,中国古代文人心灵的内控能力极强,没有谁象凡高,高更那样为色彩而疯狂,最多出了徐青藤用水墨发狂,徐青藤也好,八大山人,石涛,甚至黄宾虹,就是给色彩,他们也不会用啊!因多技术达不到。
当今的时代,还只停留在玩水墨吗?
作者:严家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