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道法自然,再读老子,云深不知处
《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浑然莫辩混同一体,先于天地之生。寂然无声!寥廓无际!独立长存不因外物而稍作更改,周流运转不停瞬息,能够化生天地万物,我不知道她的名称,以道来称呼她,取名为大道。
大道其物,混沌莫名,无声无际讳莫如深,孕生天下而不可测,不停留,不改易,故可得而明之。得之之法,非关耳目聪敏,以智慧贯通天地万物而后可得。
.
道法自然,隶书、白文印
.
《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道如时空的流逝,亘古至今源远流长,斗转星移周流往返。宇宙之间,能称为大的,有道、有天、有地、有人中王者。王者,以一贯三,何以能贯而通之,法天地之道也。天地法道,道法万物,万物并作自然而然。
人之初如玉璞,道与法琢而学,或顽愚或王者,所学所得有不同也。人能王于天地间者,皆因学习成长,从无知混沌间开启智慧,借法万物以为己用,所以一日千里,虎豹豺狼天堑地险皆不足虑。
.
.
.
《说文》:道,所行道也。《易经·小畜》: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诗·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道之为物,行之所由,视之坦坦直如青天;形而上之,万物之所由,寂而不见听之缈缈。言之不可道,名之非恒名,可追而求之,不可竭而穷之。天地广大,亦不如道之广大,天地法于道而周流运转。道法何物?法于万物形而上之,天地万物自然而由之之道,称为大道。
大道与万物,一体两面。不可言说者,因天地万物广袤无际不可尽数,其道亦不可尽言,言之不尽,故不可言。万物由道而行,并不言说,道由万物行迹而得,并无文字,强以文字而名之为大道。
.
.
.
道,的神秘化在于,她并非独立存在的事物,没有可以直接感知指认的实体,而是事物及其变化运转的内在道理规则;更在于,她不是某一个事物的道理,而是天地万物的道理与规则。没有一丝一毫的实在本体存在,却又支配着万物生生不息变化不息,超出于一事一物、一时一世,普遍广袤又绝不遗漏一星半点,是天地间最广大而普世的规则。
以老子的时代,面对一个这样广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无疑是难以言尽的,故称之为不可道,不可道而求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而不辞其难。
今天,将老子神秘化的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与理由,但这并不影响将大道看做哲学体系来研究探索的步伐,仰观天地俯察万物,求真务实文以载道,是古今师友一以贯之的共鸣。
.
.
.
.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
.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