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流淌的色彩,奔放的激情
读强光浩的画
冀少峰
刚才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我也很受启发。强光浩先生的展览和研讨会准备了很长时间,也给准备了充足的资料。
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强光浩个人的经历很重要。
他学过舞台美术,做过建筑,也做过北漂。特别是他在圆明园也待过一段儿时间。这与他今天的创作所带有着的那种自由精神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还有一个就是,他也曾做过《南方日报》的记者,和杨小彦老师的关系很好,当然后来记者他也不做了。他又做陶艺,做木头,做家具,做设计,做建筑,这些因素无疑给他的绘画的丰富性带来了基础。
另外一个就是强光浩的视觉图像表达的特点。批评家看艺术家的图像表达经常给归类,比如说一看你属于什么青春残酷,你属于乡土,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但是看到强光浩的作品时却发现他很不好归类。不好归类也是一个特点。比如杨卫先生提出中国表现和东方抽象,这里面不仅仅是这些。强光浩他自己并不是艺术潮流中的艺术家,他不在艺术潮流当中,艺术潮流和他也没有关系,但是在今天这种文化情境下,强光浩他画出了自己,他画出了态度,他也画出了方法,也画出了自己对这个社会的体验与表达。他并不为某某美展而画,也不为获奖而画,更不为销售、市场而画,他没有迎合任何的东西,他就画自己心中的,画自己身边的人,画自己的肖像,画旁边的风景,所以他的作品当中看似没有题材、没有叙事、没有意义,但有自我激情的一个表达。所以我的题目其实就是“流淌着的色彩,奔放着的激情”。
他有一张图片发到强光浩展览的群里,他的作品是直接拿锡管挤在画布上,没有用笔。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颜色不经过调,没有中间的过渡,所以出现了浓艳的色彩,冲击力非常强,我想这大概和他早期学习舞台美术可能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图像,他有很强的舞台感、戏剧感。他的那种大红大绿,用色非常大胆,冲击力非常强,这个带来的感受也是扑面而来的,而这种扑面而来的感受也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还有一点,他是在有形和无形间来交织,在有限和无限之间来交融。他的视觉图像世界中,有时候是有形象的,像白驹、红驹、自画像、母子、钢琴,像这些肖像是有形象的,但是那些风景又是无边界的,没有限制的,所以他又带有很强的表现特质和丰富性。
他的视觉图像如刚刚殷老师形容的“野性的力量”,他确实带有一种草根性、边缘性,由边缘向中心进军的一种可能性。也确实是有一种没有受过学院的束缚,也没有学院油画的那种规训,这导致了他原始的、野性的力量比较强。
另一个方面我想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能否去掉一些装饰性,就是他的图像当中有一定的装饰性,这个装饰性去掉后,它的鲜活与生动会更好。
我就讲到这儿,替绍强馆长高兴,能正常开馆,而且能邀请这么多批评界的老师们齐聚广东美术馆,让我们非常羡慕,祝贺展览,谢谢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