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饰胆瓶

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饰胆瓶。髙21㎝。

珐琅彩别名“瓷胎画珐琅”。康、雍、乾三朝皆有制品。
珐琅彩瓷由于是在康熙晚期仿制铜胎画珐琅烧制而成,所以其釉色纹饰与同时期的铜胎画珐琅器非常相似,色调一般浓重艳丽,多以蓝色、黄色、红色、紫色等色调为釉地,然后在其上绘画纹饰。纹饰以花卉纹居多,如牡丹、芍药、莲花、梅花、菊花、月季花、宝相花等,常以开光技法绘画纹饰,使主题纹饰更加鲜明突出。另有一些珐琅彩瓷图案,除花卉外,在花心内还常篆书“万”、“寿”、“长”、“春”、“吉”等吉祥用语。笔者就收藏有“寿”、“吉”“万等吉祥用语珐琅彩碗和盘。

雍正皇帝不仅治国理政功绩昭著,在文化建设上尤其是对宫中珐琅彩的制作也倾注了大量心血。据宫中档案记载,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使用的原料、绘画的图案乃至瓷器的样式、高矮尺寸都要一一过问。如“雍正七年八月十四日,烧造得一件进呈:“此瓶釉水比先虽好,但其瓶淡红地,深红花,淡绿地,深绿花,太碎小,不好看,嗣后不必烧造此样。或锦地或大些树叶花样,用心造就,钦此。”雍正十年八月十五日上谕:法琅盘、碗茶圆、酒圆俱烧造的甚好,嗣后将画水墨的多烧造些,钦此。”等等。由此可见当时皇帝亲自干预珐琅彩瓷器的制作,甚至连装饰花样和釉色、尺寸也要过问不放过。由于雍正皇帝的要求精益求精,约束甚严,所以雍正珐琅彩瓷的制作工艺达到了迄今无法逾越的高峰。

雍正珐琅彩瓷在继承康熙珐琅彩瓷的基础上,又有大胆地创新和发展。首先雍正珐琅彩瓷的胎体与康熙时不同,不在使用素烧瓷,而是大量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精细白瓷。这种白瓷胎体轻薄、胎质细腻,在白度或透明度上都超过了明代永乐的甜白瓷,可称洁白无瑕,莹润细腻。这件珐琅彩雉鸡牡丹花纹饰胆瓶,胎体达到了半脱胎状,迎光透视可见器壁外的花鳥纹饰和诗文,用手抚摩花纹凸起,与粉彩纹饰大不相同。其次,康熙珐琅彩瓷的绘画只有花卉,比较单一。而雍正珐琅彩瓷既有花又有山石和鳥,并配以诗文,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把彩瓷的装饰与国学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艺术品的文化内涵更丰富。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

雍正珐琅彩的彩料较康熙时期更丰富,康熙时期全靠进口珐琅彩料,只有八九种。雍正初期指定专人研制珐琅彩料,于1728年研制成功,除有九种西洋料颜色相同外,还增加了九种新彩料,达十八种之多,这使得雍正时期的珐琅彩料更丰富多彩。雍正珐琅彩瓷在康、雍、乾三朝中名冠榜首是名符其实的。笔者见过的雍正珐琅彩瓷的颜色都在十三种以上,较康熙珐琅彩瓷更加华丽鲜艳。

雍正珐琅彩瓷之所以取得高超的技艺成就,画工精湛也是根本原因之一。据清档案记载,当时供奉宫廷画珐琅的艺林名家有戴恒、邹文玉、唐岱、汤振基、余秀、贺金昆、焦国俞、张琦、谭荣、周岳、吳士奇等,这些名家书画功底深厚,是当朝的书画翘楚。皇帝的参入,大量优质资源的投入,使雍正珐琅彩瓷因此成为一种极特殊的宫廷艺术品。珐琅彩瓷的珍稀昂贵也在于此。可以说珐琅彩瓷迄今为止是彩瓷制作的瑰宝。

雍正珐琅彩瓷的款识,一般以蓝料彩书写,多为四字楷书“雍正年制”,“雍正御制”较少,写在双边方栏内。青花所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款非常少见。
现将这件雍正雉鸡牡丹花卉纹饰胆瓶的图片及微观老化图片、迎光透视图片附上,供大家鉴赏点评。
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Attachment.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 手机用户3125674

      粗浅的收藏心得,谢谢鼓励。
      01年前 0
    • 大通泓雅

      好有学问呀!
      01年前 1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