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醋酸纤维分离底片

王琛影像博物馆



     这套非常罕见的三张13厘米x 18厘米醋酸纤维相机分离底片,可追溯到1937年5月19日,《纽约每日新闻》彩色摄影部门拍摄的首位好莱坞华裔女演员黄柳霜(Anna May Wong)。两个月后,由这些实际底片冲洗的最终自然彩色图像出现在日期为1937年7月18日的《星期日新闻》封面上。这是现存的唯一一套关于这一特定图像的完整原始底片。

 


     《纽约每日新闻》习惯于在周日增刊的封面上刊登名人和公众人物。哈利·瓦内克(Harry Warnecke)当时是纽约《每日新闻》的图片编辑,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首次将彩色引入该报,他喜欢碳粉的高色素几乎只用三色碳粉来工作,但不喜欢这种工艺所需的费用和时间。他的实验只产生了微小的修改使彩色碳纤维更便宜、时间更快、更适合新闻摄影。

 


     在概念上与海瑟色(Hessercolor)相似,这个彩色系统涉及三个独立的灰度底片,三个分离图像是也可在玻璃板上制作。玻璃板在功能上与胶片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是将感光乳剂涂在玻璃板上,还是像胶片一样涂在柔性支撑物上。玻璃板不再用于一般摄影,每个底片都通过三色相机内的彩色滤镜曝光。这些滤光片将拍摄对象的颜色分成青色、品红和黄色三份记录。因此,底片被称为分离底片(separation negatives),每一张都是一个颜色值的黑白记录。每张底片基本上都记录了相机的彩色滤镜允许通过的灰度版本。最后,从这些“分离底片”中制作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三色明胶照片,并以完美的配准方式分层,以产生单一的彩色图像。

 


     黄柳霜(Anna May Wong 1905-1961)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祖籍广东省台山市,作为第三代美国人,她在一个种族主义严重的时代成功地拥有了丰厚的演艺事业,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出演了50多部美国、英国和德国电影,使她成为第一位全球华裔电影明星。



     1919年,参演了个人首部美国电影《红灯笼》。1922年,出演美国电影《海逝》。1924年,出演美国电影《巴格达窃贼》,在剧中扮演蒙古奴隶。1929年,主演英国电影《唐人街繁华梦》;凭借在该剧中的演出,获邀出席英国王室宴会。1932年,与玛琳·黛德丽合作主演美国电影《上海快车》,该影片在美国取得了370万美元的首映票房 。同年,首部以上海为背景的美国电影《大饭店》在上海公映。1936年,首次抵达中国开启为期九个月的寻根之旅,并拍摄纪录片。1951年,主演美国电视剧《柳霜夫人的画廊》,她在剧中以本名出演。

 


     作为首位华人在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留星,她与朵乐丝·德里奥(Dolores del Rio)、多萝西·丹德里奇(Dorothy Dandridge)、梅·韦斯特(Mae West)及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成为好莱坞银铸四淑女眺望台(Silver Four Ladies of Hollywood Gazebo)的雕像人物,代表着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好莱坞女星。


    文章及图片改编自互联网以及拍卖网站,用于非营利、了解影像史和教育目的。


01

自变色工艺(Autochrome)



02

底片润饰



03

修版台





作者:今日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